一是量化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细化为51项指标,纳入绩效评估。实施数字电视、公益电影放映等工程,实现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8.84%,农村群众看电影不少于12场每人每年。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户3156户、公益电影放映队211个、民间文艺演出队800佘支。二是多元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先后在图书馆举办各类活动200余场次,在文化馆组织文艺活动、培训班、公益性讲座5000余场次,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组织文艺活动、培训班、讲座2000余场次。三是综合服务。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社会化托管运营试点工作,建立“订单式”、“菜单式”服务模式。将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建成农民工文化驿站133个、留守儿童(学生)文化之家14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