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我市举行解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详情
索 引 号 008450030/2018-03420 公文种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广元新闻网
发布日期 2018-08-03 主题词 我市举行解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字号:
打印

我市举行解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

8月2日,我市举行解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主要任务是解读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这一奋斗主题。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宋明强就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背景及意义作解读。

宋明强:各位新闻界朋友:
    市委七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的重大决定,这是市委深刻把握新时代广元发展历史方位,作出的总体谋划和战略布局。现在,我就这一重大决定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作简要解读。
    一、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省赋予广元的重大使命
    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是国务院批复同意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对广元的定位,也是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对这个目标充分认可,并写入了省委决定。全会指出,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广元就是要在这个区域发挥“领头雁”“主引擎”“现代城”“宜居地”的重要作用。
    ——一是标定了广元在区域发展中新的坐标。在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广元地处川北、比邻陕甘,区位独特、发展条件较好,汉中、巴中、陇南以及绵阳部分区域,与广元在经济交往、人员交流、文化交融方面,历史悠久、合作紧密,广元对这些区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求广元立足这个区域,发挥引领作用,形成核心地位。
    ——二是必将成为激励全市接续奋斗新的目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在现代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人员人才集聚等发展,取得优于周边、发挥集聚作用的成绩。到本届任期末,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项目投资突破1000亿元,建成经济中心、物流中心、游客集散中心。
    ——三是为建设现代中心城市树立了新的标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把城市建设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更加配套,城市更具现代气息,在经济、科技、信息、观念、活力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更具前瞻、更富创新、更高标准、更有效率地建设好广元,打造中心“现代城”。
    ——四是为对外宣传城市形象亮出了新的名片。建设区域中心,有利于塑造城市新形象,有利于对外宣传展示。全会强调,要彰显城市绿色低碳、宜居宜业的城市特色和品位,完善科教、医疗、康养、文化传承等公共服务功能,努力把广元建设成为聚集人气的“宜居地”。
    二、打造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是广元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广元是四川北大门,也是东向出川对接先进生产力的重要通道,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这是省委的决定,同时也是我们应有的使命责任,必须担当担责、主动作为。全会指出,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从内涵上要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打造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桥头堡。广元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战略要冲,是连接成渝经济区与关天经济区、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全会要求,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就是要把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筑牢安全之盾。
    ——二是打造进出川大通道的桥头堡。广元交通区位已发生根本性改变,迎来了“高铁时代”。全会要求,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必须在扩容、扩能、加密、保畅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内联外畅、通江达海、辐射甘陕、融入亚欧的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
    ——三是打造四川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桥头堡。省委作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部署,根本目的就是对接先进生产力,推动区域合作,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全会要求,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就是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全省开放格局中作贡献。
    ——四是打造链接南北文化、展示巴蜀形象的桥头堡。广元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重要走廊,也是展示巴蜀形象的重要窗口。全会强调,建设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就是要深度挖掘和打造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武则天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充分展示广元独特的文化魅力,当好巴蜀文化的形象窗口。


市规划建设和住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昱隆就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作解读

李昱隆:市委七届七次全会,认真落实《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赋予广元的重大历史使命,依托广元的交通区位、生态环境、文旅资源和医疗优势,提出了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把广元打造成广元、巴中、汉中、陇南和绵阳部分地区范围内的区域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中心、区域振兴发展辐射带动中心、区域人口人才吸附集聚中心。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坚定对标对表,聚焦聚力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担当,充分彰显了市委把握广元历史方位,抢抓重要机遇,加快推进广元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必须紧盯目标、攻坚克难,以务实的举措、过硬的作风推动这一部署落地落实。站在城乡规划建设的视角,我从“大规划、大建设、大统筹”三个方面对加快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作如下解读:
    第一,坚持以大规划抓大引领。以顶层设计理念强化规划引领,深入推进全市规划一盘棋,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一是突出区域性中心,提升城市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上报省政府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以主城区、三江新区、东部新城、北部新城构成的人口规模达106万的大城市发展空间,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重要支点、重点镇为支撑、一般镇为基础的现代城乡格局。二是突出系统治理,提升城市功能。全面完成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公厕、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等各项专项规划编制。三是突出生态康养,提升城市品位。规划构建了中心城区“一湖、两区、两城、五园”的康养旅游规划项目体系,即:栖凤湖;三江新区核心区宝轮片区、天曌山国际康养度假区;塔山湾旅游城、昭化古城;广元康养示范产业园、黑石坡森林公园、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园、乌龙山禅修养生园、南山农业园。大力推进“美丽城市”建设,启动美丽旅途、美丽桥梁、美丽建筑等美丽元素规划编制和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在朝天推行乡村规划师和乡村双修,因地制宜打造广元“美丽乡村、幸福农家”乡村旅游新名片,最终把广元建设成美丽城市和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
    第二,坚持以大建设促三江新区大发展。我们将坚持把三江新区作为城市建设主战场,作为“特区”建设,打造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一是高品位打造三江新区。坚持高端化,高点定位、高点起步、高点建设;坚持绿色化,把新区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康养宜人之城、绿色产业之城、创新创造之城;坚持集约化,实现布局集约、配套集约、资源集约。下一步,我们将优先发展三江新区核心区,将其打造为三江新区的滨水空间和生态绿肺,建设成“蜀道康城、三江之眼”的公园之城。二是大手笔谋划建设项目。目前,已围绕市政道路交通、公园建设、市政管网、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电力设施、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储备项目140余个,估算总投资400亿元以上。三是高速度推进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了蜀道动植物园、宝轮环线昭化段、宝红路、梁坪子隧道、陵宝快速至机场连接道等一批重大项目。下半年,我们将启动建设宝轮环线南段、白龙江大桥、白龙江滨江路及堤防工程、安全坝城市综合体等10余个,总投资超过70亿元的重大项目;今后三年,我们还将高质量完成三江新区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任务,实现投资300亿元以上,通过项目大投资跑出新区建设“高速度”。
    第三,坚持以大统筹推动城市宜居度大提升。王菲书记的报告,从四个维度对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进行了分析。其中,在价值上,成为人口“宜居地”一直是全市上下围绕奋斗的目标,七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突出精品城市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去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人均市政道路面积14.1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11.3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0天,城市宜居度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在追求城市规模量的增长同时,将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城市品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质的提升,使广元真正成为高品质的宜居城市。一是按照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要求,加快推进黑石坡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地下综合管廊、南河海绵城市建设等重大项目,尽快完成城市西入口、城市北入口改造和栖凤湖景观提升、黑臭水体整治及带状公园建设等项目,实现绿化、彩化、美化、香化、亮化。二是构建城市便捷交通系统。加快推进南山隧道建设,尽快完成城区一环路改造提升、中心城区智慧停车场项目,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畅达性。三是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红军文化产业园、栖凤湖公园、南河体育公园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四是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序增加城市住房用地供给,多措并举稳定房地产市场。充分利用广元的区位优势和生态康养特色,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的住房,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广元购房兴业,做安居乐业的广元人。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刚富就建设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作解读

田刚富:各位新闻界朋友:
    现在,我就广元市“建设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有关内容简要解读如下: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广元要建成全省四个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的北向枢纽。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按照省委这一定位,作出了“加快建设内联外畅、通江达海、辐射甘陕、融入亚欧的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的重大决定,这是市委认真对标对表省委要求,深刻把握新时代广元交通发展规律,作出的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总体谋划和战略布局。同时,全会也强调,广元未来几年,将重点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智慧交通五个方面攻坚,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大开放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元交通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交通区位已经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县县通铁路、县县通高速,1小时到县区、2小时到毗邻市的目标已经实现;作为全省8个重点水运城市之一,广元港是我国西部内陆最深的港口,是规划的全省4个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广元交通已基本实现由“蜀道难”到“蜀道通”转变,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在川东北经济区名列前茅,交通运输先行引领作用不断彰显,已成为群众获得感最强、受益最多的行业。但对标建设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的新形势、新要求,我市交通基础设施还存在路网不畅、等级不高、航线不多、通行能力不够、衔接转换不畅等突出问题。
    聚集省委、市委提出的“建设进出川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重大历史使命,广元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全面启动“交通强市”建设,加快实施“脱贫奔康交通三年大会战”,全力打好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智慧交通攻坚战,加快形成进出川大通道,为我市打造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支撑。
    第一,围绕“扩容”这个重点,加快公路建设。通过实施“交通三年大会战”,扩大公路网规模和覆盖范围,优化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总体供给能力。到202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1600公里。高速公路方面加快推进广平高速、绵阳至苍溪至巴中高速、G5京昆高速公路广元段扩容等项目,到2020年,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里程达到570公里,基本建成“一环、二横、五线”的高速公路网。国道公路重点完成瓶颈路段升级改造工程及部分新建工程,建设标准以二级公路为主,具备条件的路段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省道公路重点完成重要路段升级改造工程,建设标准以二级公路为主。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70%,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40%。
    第二,围绕“扩能”这个关键,加快铁路建设。加快推进广元铁路枢纽“1+8+3”建设项目,即:广元动车运用所、广巴铁路扩能改造、中欧班列广元组货基地等8个近中期项目和广元城市轨道交通、广巴达城际客专等3个中远期项目。
    第三,围绕“复航”这个短板,加快水运发展。一是打造一个通道,实现嘉陵江广元段全程通航。二是实施五大工程,即广元港张家坝作业区、嘉陵江广元段航运配套、上石盘航电枢纽船闸等工程。三是培育三个市场,即水路客运市场、水路货运市场、船舶建造市场。四是完善两大体系,即水上安全监管体系、水路运输监管体系。
    第四,围绕“加密”这个难点,加快机场升级。力航线达到8-10条;推进广元机场改扩建和换代升级工作,力争达到口岸机场标准;建成剑阁通用机场,开工建设青川通用机场,规划研究苍溪、旺苍、朝天、利州、昭化通用机场。
    根据上述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项目建设,到“十三五”末,广元交通运输将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三省结合部区域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市外侨港澳办主任赵平就关于如何建设大开放大合作桥头堡作解读

赵平: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刚刚闭幕的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根据省委对广元的定位,提出了“把广元打造成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这个定位,既是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考量,也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对广元战略地位的精准画像。作为广元,一方面要在四川北向东出战略中作出广元贡献。另一方面,广元要打造成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必须通过“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建成内陆开放高地桥头堡,在全省乃至全国内陆市中作出示范。现在,我重点就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桥头堡,作一解读。具体来讲,就是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的“融入南向、突出东向、 深化北向、拓展西向”。
    一、所谓“融入南向”。全会要求,首先是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主动响应成都这个经济之“干”和重庆这个经济之核的辐射带动。重点是成都。目前,我们已与成都形成了很好的合作,我市承接成都产业转移项目已达到 336个。当前,要进一步对接成都“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广元”的产业互动模式、“存量不动+增量分成”区域利益分享模式、“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大孵化体系,以及构建“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中心加网络”新型产业协作关系,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建设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示范市。其次,主动对接北部湾市场,融入国家中新合作机制,通过参加中新合作机制会议等活动,推介广元,扩大影响,寻求合作机会,吸引新加坡企业来广投资,并由此争取国家对我市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再次,是对接南亚、东南亚,承接产业转移,引进更多侨商、侨资来广投资。南亚、东南亚有19个国家,人口众多,这些国家与我们或陆地接壤或隔海相望,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华人共有3000多万人,是世界华侨、华人最多,也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对接南亚、东南亚,有利于提升招商引资的成效,有利于广元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去。
    二、所谓“突出东向”。全会强调,主要是对接先进生产力,首先,对接以浙江为重点的长三角地区,创建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市。浙广合作已开展20余年,且卓有成效。目前浙江在广元落户企业373家,总投资151亿元,累计实现税收近20亿元。其次,对接以深圳为重点的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承接电子信息产业。仅今年以来,我市从深圳引进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就达到10余个。“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港澳特区大力援助我市灾后重建工作,援助资金近20亿元。时到今日,我市与港澳特区仍交流不断。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援助平台作用,持续深化与港澳特区的合作。再次,加强与日韩及环太平洋国家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在产业上形成合作。
    三、所谓“深化北向”。全会提出,首先,要全面落实与西安的合作协议,推动深化西广合作。我市与西安的战略合作协议已经签订,并已取得初步成果,还要继续深入推进协议落实。其次,是积极对接京津冀、环渤海等发达地区。这一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人才和科技成果聚集度高,是我市引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国企(央企)的重点地区,要主动对接、引进。再次,积极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是国家外交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不仅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拓展我市相关产业、产品在东北亚的市场,更可以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四、所谓“拓展西向”。全会强调,主要是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链接上合组织成员国等众多国家,总人口近30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关系着国家的发展与安全,与沿线城市形成合作,将会获得国省的大力支持,有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桥头堡。首先,加强与兰州、乌鲁木齐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对接合作,推动我市与乌鲁木齐友好城市协议的落实、与兰州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和落实。其次,主要是依托丝绸之路,借助渝新欧和蓉欧铁路,通过阿拉山、喀什等边境口岸,渐次实现与中巴、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蒙俄四大经济走廊的联通互动,走进中亚、欧洲市场,形成交流合作。
    市委七届七次全会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相信,只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对标对表,坚定聚集聚力,深入推进大开放大合作,广元一定能够建成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