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严总体控制。根据预算编报、预算调整等情况,重点关注150余个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总体数量控制和压减3%的执行力度,针对结构优化提出审计建议。⑵严支出管理。根据资金使用情况,重点关注预算单位会议、培训等方面经费开支标准、范围,杜绝铺张浪费。⑶严绩效评价。根据单位日常运转情况,对“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