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380/2022-0120 | 公文种类 | 函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2-11-03 | 主题词 | 绿色农产品供给地 |
王福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中国西部重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的建议》(第7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的建议
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推动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其中就包括了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相关职能职责。
二、关于“加强生产基地管护和绿色食品认证管理”的建议
实施六大面源污染治理行动,持续优化产地环境,化肥农药用量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7%、92%,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8.3%。以巩固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抓手,强化监管检测队伍建设,完善基层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2021年市县定量监测食用农产品样品5701个,达到2.47批次/千人。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聚焦12个重点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全方位精准治理。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等五大类种养殖主体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2021年开具合格证41.4万余张。
三、关于“规范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园”的建议
近三来,先后向上争取到苍溪川明参、剑门关土鸡、广元黄茶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发展工程项目,王家贡米、广元黄茶、米仓山茶叶等省级农产品品牌提升项目。全域推进茶叶、红心猕猴桃、曾家山露地蔬菜、王家贡米、东宝贡米有机生产技术,有机认证面积达6.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185.6万亩,建成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4个、部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场57个。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市“三品一标”认证有效数达到591个。持续落实农产品质量追溯“四挂钩”要求,3130家主体广泛运用国家质量追溯平台开展质量追溯,去年以来录入生产销售追溯信息9万余批次。
四、关于“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的建议
围绕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及分布特点,印发了《广元市“十四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制定了2022年市领导联系农产品精深加工、软饮料及饮用水细分产业工作要点,今年以来新培育进规食品饮料工业企业2户,建设农产品初加工设施55个。重点引进王老吉饮品生产项目、中纺粮油植物油与其副产品深加工及配套仓储设施技改项目、依能健康高端饮用水生产等项目。持续与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等公司对接,促进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组建等事宜,夯实行业产研基础。
五、关于“做好‘广元造’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建议
坚持以“有机广元”统领全市农业品牌,实施有机大米、有机黑木耳、生态茶叶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苍溪红心猕猴桃、青川黑木耳、昭化王家贡米、米仓山绿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广元黄茶、苍溪红心猕猴桃、王家贡米、朝天核桃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去年以来在央视十七套、《农民日报》等宣传报道品牌农产品79期,组织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加展示展销推介活动11次,累计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42个、大型商超专柜189个,通过展示展销和专柜等销售优质特色农产品37.9亿元。
六、关于“建立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建议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2022年底,广元综合性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在内的4家市级产品质检机构,将迁至川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新建实验楼,到时广元综合性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实验室总面积将达到3200平方米,环境条件和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将会新增包括茶叶及茶制品等在内的广元特色优势农产品检验检测能力,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意见建议,以整市建设全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抓手,持续加大我市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建设力度。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