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17X/2023-025 | 公文种类 | 函 | 发布机构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发布日期 | 2023-05-16 | 主题词 | 生态、工业 |
广经信函〔2023〕52号
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200号提案的
复 函
农工广元市委:
首先,感谢你委对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的建议》(提案第200号)已转交我局牵头办理,针对你们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理念树立为引领,凝聚生态发展共识。一是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将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作为全市“五大目标”之一,作出了系统安排部署。出台《广元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制发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工作方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加强。二是加强宣传动员。积极推动市场主体树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的自觉意识,结合“六五环境日”“低碳日”“节能宣传周”和节约用电等活动,印发宣传册、倡议书,引导工业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改造,动员社会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行监管执法重指导、轻微问题促自纠、知错不改抓责改、拒不改正严处罚生态环境四步执法,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随机抽查和联合监管,建立“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四张清单,引导企业主动改进提升,坚决杜绝“一刀切”式执法。2022年,对12起轻微环境违法行为不予或免于行政处罚。
(二)以产业培育为重点,打造生态工业体系。一是优化生态产业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十四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明确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绿色化改造等绿色发展重点工程和实施路径。二是优化生态原料供给体系。以生态茶、水经济、中药材生态加工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项目为抓手,通过激活“水经济”、培育道地中药材、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原生态种养模式,推进有机广元建设,全市现有认证有机基地48.7万亩、有机证书291张、有机产品360个,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居全省第一。同时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生态养殖,建成世界最大红心猕猴桃生产基地、全国最大黄茶生产基地、全省最大高山露地蔬菜基地和重要的土鸡生产基地,增加生态优质农产品供给,聚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三是优化生态产品结构。不断健全特色产品标准体系,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农业标准化体系,搭建生态产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搭建第二届“广元造”食品饮料新春年货网络购物节直播、秦巴山区年货节等线上线下展示展销平台,先后组织100余户食品饮料企业、300种生态产品参与展销,助力实现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加快经营开发。
(三)以技改创新为抓手,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一是技改赋能。引导海螺水泥、中粮油脂等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智能化改造等方面技术改造,鼓励瑞峰新材料等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截至2022年底,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省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4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11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2家。二是培训强能。在广元成立四川省节能协会二分会,借力省节能协会在政策研究、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组建节能专家服务团,为我市重点用能单位和工业园区提供强力支撑。积极组织企业到高等院校充电提能,2022年先后组织100余名企业家到浙江大学就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产业转型实践应用以及工业企业“小升规”等内容进行重点学习。三是平台增效。全面落实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和“一事一次办、好差评、“12345”政务热线平台”等服务机制,着力提升审批服务效能。2022年,共办理各类行政权利事项12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回复904件,其他事项200余件,所有办理事项和热线回复均按时办结,群众评议满意率达100%。四是循环发展。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铝基新材料、绿色家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机械电子等优势产业,把引进好项目,特别是产业标杆、链条延伸、补短强弱中技术含量高、环保指数好、市场潜力大的项目作为重中之重,推动高水平、高端化的开放合作。编制《广元市重点产业发展环境政策指南》,全面梳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敏感区生态环境管理、环境剩余容量等政策,在产业布局、规模设定、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项目环评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项目招引、产业发展提供参考。2022年,新签约绿色循环再生铝资源利用、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绿色工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五是清洁生产。全面排查企业淘汰类生产工艺和装备,结合产业政策、节能监察、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领域执法情况,督促指导2022年落后产能淘汰目标任务14个全面完成。会同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出版局积极组织开展重点行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料和产品工艺替代示范工作。印发《广元市重点用能企业能效碳效提升工作方案(2022—2025年)》,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在全省率先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现场节能降碳诊断,并对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能效碳效提升技改方案,推动传统产业开展节能环保改造,去年腾退能耗3.8万吨标煤。组织实施全市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对照行业标杆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截至目前,为海螺水泥、中粮油脂等企业实施节能诊断59次,林丰铝电成功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推动广元海螺、高力等4家水泥企业完成用能权履约,剩余用能权配额达7万余吨标准煤。
(四)以园区建设为契机,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报告编制、跟踪环评办理、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等工作,支持园区开展绿色化、循环化改造,积极创建绿色园区。邀请10余名专家对先锋循环经济产业园、清江石羊工业园2个园区和TCL海能铝灰全量化资源综合利用等7个项目提前介入环评审批,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持续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试点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国家、省级绿色园区各1个,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川经济开发区入选全省第一批绿色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园区(工厂)培育名单,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大力实施“1345”发展战略,树牢“工业定乾坤”理念,按照《广元市工业经济提振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做大铝基新材料、绿色家居两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食品饮料、清洁能源、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硅基新材料、绿色化工、预制菜等产业,在育龙头、补短板、延链条、建集群上做文章,不断提升生态工业层次,做优生态工业质效。
(一)切实抓好市第三轮生态环境问题集中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重点对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问题、两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问题、国家和省级移交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整改成效。深入开展工业园区及企业、“散乱污”企业等方面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对排查发现问题分类建立台账,限时整改到位。
(二)统筹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工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配合完成有色、建材等重点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建设。推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川经济开发区积极开展绿色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生产持续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变,力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重点行业单位能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三)深入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严格项目准入,按照产业发展、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管控等要求,实行精细化、差异化管控,分类确定行业准入条件,从源头管控污染,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落实重点领域企业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支持创建一批能效水效“领跑者”。强化“节能监察+专家问诊”行动。持续开展节能监察,建好工业企业节能降碳台账,指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四)坚决打好工业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会同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开展工业源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进一步巩固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成效。协同推进超低排放改造。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落实清江河河长制联络员单位职能职责,抓好问题排查及整改治理工作,实现清江河水环境持续改善。
(五)持续加强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邀请专家服务团对企业进行现场诊断,动员指导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开展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开展工业园区及企业资源综合利评价,大力推进尾矿、粉煤灰、冶炼渣等一般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探索电解铝电解渣等资源综合利用途径,做好相关县区、行业脱硫灰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协调服务;推动砖瓦、水泥等行业综合利用弃土、建渣;推进废旧塑料资源综合利用。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对全市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关注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