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73号提案答复的函>>详情
索 引 号 008450380/2023-025 公文种类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3-08-10 主题词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73号提案答复的函
【字号:
打印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73号提案答复的函

何仕钦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建议》(第7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同质连片成带发展”的建议。

全市围绕茶叶、猕猴桃、核桃、肉牛羊、土鸡等重点产业,全面补齐乡镇、村特色产业基地断档,打通连接道路,形成了以旺苍县、青川县为主的茶叶基地,以苍溪县、昭化区、剑阁县为主的猕猴桃基地,以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北部山区的核桃基地,全域发展的肉牛羊、土鸡基地,构建了产业园相连成带、基地相连成片的发展格局。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市“一区两片四全域”空间布局,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的原则,立足广元北部山区、南部深丘地理特征、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打破县区、乡镇、村行政属地界限和已有一二三产业发展边界,坚持“一盘棋”布局、一体化设计、多规合一,推动加工、流通、旅游、服务向生产基地、市县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布局,引领产业成片成带、集中集聚、规模化发展。

二、关于“充分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大力开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引进培育提升工程,共累计培育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1.57万家,其中: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7家、示范合作社180个、示范家庭农场160家。建立特色产业全链集群发展协会5个,组建产业化联合体16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8个。苍溪县、剑阁县、昭化区在四川省率先组建家庭农场联盟,入盟家庭农场218家。下一步我们将紧扣经营主体提质扩能,以试点示范、项目扶持、规范建设为抓手,鼓励市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资扩股、技改扩能、延链发展、提质增效,打造年产值过亿规模旗舰企业,积极培育一批省级、市级、县级示范社、示范场,加快培育一批管理规范、生产集约、效益明显、带动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做两端(种业和加工营销)、合作社搞服务、家庭农场(小农户)发展种养的分工合作方式,全面带动农户发展产业。

三、关于“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模式”的建议。

近年来,通过坚持全市统筹、市县联动、多主体协同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累计建成国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29个,农产品集中加工和物流园区12个,农文旅融合园区和景区景点167个、3A级以上农业景区25个、美丽休闲乡村79个,建成苍溪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朝天区曾家山中国农业公园,利州区、朝天区体会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市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内部融合和产业之间融合。大力推进种养循环发展。积极推广果菜药结合、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相互渗透的农业内部融合发展,扩大种养循环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在重点产业乡镇、产业村配套布局建设一批仓储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农产品初加工设施,提升农产品保值增值能力。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促进本地特色农产品就近转化增值。大力推动线上线下组合营销。加快建设一批县区电商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批零市场,乡村电商物流站(点)和田间市场,在国内大中城市新建一批广元农特产品专卖店、大中型商超销售专柜,组织广元农产品进入成都、杭州两地高档社区、高档酒店、食堂等,推动农产品“广供成都”“广供杭州”。大力推进农旅文深度融合发展。推行“特色产业+旅游+文化”,积极拓展产业体验、产业休闲、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建设一批以观光、采摘、品尝、文化鉴赏为主的旅游景点,打造一批农业公园、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村落和休闲农庄,不断延伸特色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

四、关于“进一步增强老百姓自身造血功能”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系列部署要求,印发《广元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案》《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的通知》《促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二十条措施》《广元市2023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工作任务清单》等系列政策措施文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带动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多渠道、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增强老百姓自身造血功能。目前,全市建成农户种养庭园21.5万个,引导主体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托管代养、入股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41.1万户,占农户总数59%。下一步,我们将鼓励引导农户围绕本地区域特色产业、自然资源禀赋,结合种养业习惯和技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自有的承包耕地、林地和流转的土地,依托县域规划建设的大产业、大园区、大基地等,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油、花卉盆栽、蔬菜(食用菌)林果、道地药材、生态养殖等特色种植、养殖业,竹编、棕编、刺绣、剪纸、针织、石刻、根雕等特色手工业,以及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渔家乐、林家乐等特色休闲旅游业,并合理确定发展规模,让农户庭院经济融入大产业发展、小农户嵌入大市场。支持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通过代建、代耕、代种、代养、代收、代销等多种形式,带动弱劳力、无劳力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优先使用本地老百姓在产业基地、初精深加工园区、休闲旅游景点务工就业,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全面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五、关于“选定产业并长期坚持”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围绕茶叶、猕猴桃、核桃、肉牛羊、土鸡等重点产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特色产业持续巩固壮大,2022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84.1万亩、产量158.2万吨,出栏生猪383.9万头,累计建成480万亩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成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最大的黄茶、红心猕猴桃基地,全省最大的核桃、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青川黑木耳和苍溪雪梨生产基地。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粮油、生猪、蔬菜3个保障性产业和茶叶、猕猴桃、核桃、肉牛羊、土鸡5个重点特色产业,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布局,集聚资源要素,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继续推广县乡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村建“一村一品”示范园、户建产业庭园“三园联动”成功经验做法,科学引导、合理规划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进特色产业巩固壮大、集群发展。

六、关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的建议。

全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创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为引领,以开展四川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为支撑,全面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绿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市认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185.6万亩,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场163个、市级以上标准化绿色低碳园区26个,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下降15%和26%,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95.3%,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2%、95%,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两年保持在99.6%以上。广元整市创建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剑阁县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单位。下一步,我们将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投入品管控和产地环境管治,积极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开展兽用抗菌药减量、饲料清洁化提升行动,加强废弃农膜、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推广“畜沼果”“畜沼菜”、沼肥异地还田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建设种养循环、优质高效的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制、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质量追溯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成果,提升绿色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确保各河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你们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