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380/2023-038 | 公文种类 | 函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3-08-10 | 主题词 |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189号提案答复的函 |
王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种业科技攻关助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建议》(第18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议。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一是开展普查收集。2021年,我市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编制了《全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操作手册》,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和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收集上报、面上普查以及系统调查工作,摸清了全市农业种质资源家底,正在起草编制相关总结报告。数据显示,我市共征集上报农作物种质资源样品182份;普查发现现有畜禽遗传资源12个,其中地方畜禽遗传资源1个(广元灰鸡);现有水产养殖种质资源41个,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6种。二是加强资源保护。我市于2019年6月在市农业农村局设立种业发展科,牵头全市农业种业发展工作,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均落实了种业牵头领导和具体业务负责人,明确了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职能,建立了分级负责、运转畅通的种质资源保护机制。建成苍溪野生猕猴桃原生境保护区、苍溪猕猴桃圃、昭化水稻圃、旺苍茶树圃、朝天蔬菜圃、青川北方中蜂省级保护区、朝天广元灰鸡保种场各1个;建成省级以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国家级5个、省级1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5个。保护农经作物(水稻、猕猴桃、茶树、蔬菜、食用菌)2975份、广元灰鸡5000余只、北方中蜂400余箱、水产(大鲵、岩原鲤等13个品种)16万余尾,基本实现种质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三是强化开发利用。按照“以用促保、保用结合”原则,依托优势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持续对我市特有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挖掘出茶、水稻、猕猴桃、土鸡、中蜂等一批优异种质资源和育种素材,推动我市由资源优势不断向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目前,已建成本地特色品种推广展示示范基地6个。广元灰鸡保护利用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下一步,我局将大力实施种质保护行动,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强化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争创一批国、省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推动优异种质资源有序开发利用。
二、关于“加强重点特色农作物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建议。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广元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规划》《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特色农业强市种业支撑工作方案》《<广元市农作物种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等4个推进方案》等,不断推动我市种业科技创新。一是明确育种关键领域。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立足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确定了以水稻、玉米、猕猴桃、茶、食用菌、肉牛羊、广元灰鸡、中蜂、苍溪鳖等新品种(配套系)选育以及多鳞白甲鱼人工驯养繁育为重点的关键育种领域。二是推进育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市内科研院所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我市农业育种关键领域,推动建设了市农科院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红心猕猴桃科创中心、茶叶种业科技创新联盟、王家贡米研发中心、广元灰鸡省级核心育种场等一批育种科技创新平台,分类组建育种创新团队9个,每个团队均与1家以上科研院所合作、由1名国省级专家牵头,开展联合育种攻关。截至目前,已通过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3个、玉米品种5个、猕猴桃品种10个、茶叶品种1个,广元灰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三是加快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地位,我市坚持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作为推进商业化育种模式的重要抓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科研攻关任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院士)专家工作站为载体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商业化育种体系,目前已建成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
下一步,我局将聚焦特色种源自主可控,大力实施种业育种创新行动,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整合广元农业科研资源,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财力开展联合攻关或者揭榜挂帅,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品种,不断提升我市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三、关于“持续加大农业种子科研投入”建议。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统筹谋划,不断强化种业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策资金保障,推动提升我市现代种业发展水平。一是强化政策支持。2022年1月,市政府印发《广元市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从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促进成果高效率转化、集聚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财政金融支持五方面予以支持,不断激励种业科技人员创新创造;2022年11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特色农业强市种业支撑工作方案》,强调要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发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等资金,建立种业振兴稳定投入机制,支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新品种试验示范等。2022年,市财政安排种业专项资金48万元,重点完善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建设以及支持王家贡米优质特色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发、原生古茶树保护等工作。二是强化项目支撑。瞄准我市种业发展短板,紧扣中省预算内投资、中省财政转移支付等项目申报,积极向上争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育种创新能力提升、现代农业种业园区建设等项目支持,2021-2022年我市共争取省级以上农业种业项目26个、资金2784.6万元,其中2021年种业项目13个、资金1395万元,2022年种业项目13个、资金1389.6万元。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细化、落实现有支持政策,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并积极争取国、省项目支持,不断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赋能种业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优化提升种业市场营商环境”建议。
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事关种业自主创新的成色,事关种业振兴行动的成败。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种业市场净化工作,把优化提升种业市场环境作为推进我市种业振兴重要任务部署推进。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贯。组织市县农业农村、法院、检察院、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及种业企业、科研单位代表180余人,收听收看了全国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视频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有关部门保护种业知识产权的责任感和种业企业、育种单位及科研人员品种权保护意识。同时,结合普法宣传培训、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广泛开展涉种法律法规宣传培训,累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普法宣传411场次,印发宣传资料8.9万余份、培训1.04万余人次。二是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落实种子、种畜禽生产经营备案制度,全面提升种业监管信息化水平,全市所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信息、备案信息全部录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已备案网点285个,备案品种2454单;所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主体信息化全部录入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备案主体77家。持续开展“春秋查市场、夏查基地、冬查企业”的种子市场例行抽检,对制种、加工、批发、零售等全链条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监管,每年对种业企业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50%,品种抽样覆盖率不低于30%,对种子经营门店抽查检查覆盖率不低于60%。目前,全市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三是加强案件查处。自2021年以来,全市持续开展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累计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695人次,检查种子生产经营主体1020多个,查处涉种案件44件,处罚款20.65万元,没收种子2563.8Kg,有力打击了种业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我市种业市场环境。
下一步,我局将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实施种业市场净化行动,统筹发挥种业行业监管和农业综合执法力量,强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种业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净化种业市场,为种业振兴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感谢您对全市农业种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