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380/2024-033 | 公文种类 | 函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4-08-08 | 主题词 | 提案答复 |
民革广元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夯实粮食安全“耕”基的建议》(第20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科室和专人进行办理,现就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让高标准农田切实回归‘高标准’”的建议
“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实施、融入乡村振兴”是很好的建议,能够很好地指导高标准农田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细化完善每年的实施计划。目前,我局已结合乡村振兴、国土空间、土地整治、水资源利用、交通等综合规划和行业规划,编制出台了广元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年规划,立足我市山区特点、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实际,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粮油类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明确提出构建全市“三带、十六片”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布局,制定在2032年底前将符合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任务,夯实基础、确保产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22)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DB51/T 3062-2023)等国、省、行业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我市实际,通盘考虑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工程。
二、关于“让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建议
各县区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22)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DB51/T 3062-2023)的要求,在田(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六大工程上狠下功夫,根据项目所在村实际情况,设计并实施相应工程内容。一是加强耕层地力保持工程和土壤培肥工程,确保土壤质量。根据项目所在地实际耕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确定表土剥离厚度,一般剥离厚度为20cm,并严格执行剥离、回填操作程序,有大面积土壤表土剥离时,采取边剥离、边施工、边回填的方法,减少堆放的体积和放置时间,减少水土流失。同时,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大豆粮食复合种植等方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增加土壤供肥能力、土地生产能力,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二是加强灌溉与排水工程,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根据项目所在村组实际,按照“大中小微并举、蓄引提灌排结合”的原则,整体考虑优化布局水利设施,整治原有山坪塘,建设排灌渠系,在水资源短缺的区域,结合作物类型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确保每个农田项目单元就近取水,着力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加强田间道路工程,提升农机作业便捷度。按照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要求,与农村公路网络衔接,结合项目所在村组实际和群众意见,合理设计并实施机耕路、生产路,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地)坡道、错车道等附属设施,提高田间道路通达率,形成“宜机化”田间路网,确保集中连片的耕作田块中,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90%以上。四是加强群众全过程参与,合理设计并实施。我局拟定了《广元市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十三条措施》《广元市加强高标准农田项目验收管理六条措施》的征求意见稿,强调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鼓励项目村组、群众提出合理建议,确保高标准农田的合理设计和实施。
三、关于“让高标准农田种植经营‘高效益’”的建议
2023年12月9日实施的《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川农规〔2023〕5号)规定,“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经依法批准占用高标准农田的,要及时补充,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一是系统谋划“种什么、谁来种、怎么种”,明确方向。各县区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及农民意愿,在已建高标准农田中科学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在每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培育壮大包括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其规模经营和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好土地”流向“好主体”,实现粮食生产由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比如,2024年增发国债项目,全市计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0个。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如高效节水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二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调动种粮积极性。健全粮食种植完全成本保险政策,目前三大主粮种植完全成本保险正由产粮大县推广到全市范围,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种植粮食风险,保障其收益稳定。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发放效率,确保粮食直接补贴、实际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农业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三是挖掘高标准农田周边资源禀赋,推进产业融合。我们将充分挖掘高标准农田周边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生态环境等,将农耕文化元素融入高标准农田农业景观设计,打造独具特色的田园风光,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同时,全面落实我市耕地撂荒地整治“三管控四利用两逗硬”的工作措施,持续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确保动态清零,应种尽种,遏制高标准农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四、关于“让高标准农田营运管护‘高效率’”的建议
“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后期有效管护保障机制、探索建立‘三方参建’机制”是很好的建议,能够高效率地管护利用高标准农田,下一步我们将完善相关的机制。一是整合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争取和用好各类债券。各县区政府进一步深化财政涉农资金改革,通过清理整合、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探索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同时,抢抓政策红利期,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等债券,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申报等工作,争取更多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充足。二是完善建后管护机制,落实管护利用责任。县区人民政府要健全“县区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管护机制,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主体、责任、人员和经费,探索推行高标准农田建管保险试点,鼓励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专业化机构等方式开展建后管护,并纳入“田长制”巡查重要内容。三是建立多方参与和六方会审机制,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制实施方案时充分征求项目乡镇、村组和当地群众意见,由县区农业农村局、乡镇、村组、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群众代表等多方到场据实设计。县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县级相关业务部门、乡镇、村组、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群众代表等对勘察设计的外业成果、实施方案进行六方会审,并签字确认。鼓励项目所在村组群众代表参与施工、监理等环节,通过“农田建设随手拍”微信小程序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监督。
衷心感谢你委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你委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
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9日
(联系人:祝映兵,联系电话:0839-3264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