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8450399/2025-016 | 公文种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林业局 |
发布日期 | 2025-05-23 | 主题词 | 提案,回复 |
广林函〔2025〕148号
广元市林业局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85号
提案回复的函
赵波委员、段皓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保护翠云廊古柏群等珍贵古树名木的建议》(第85号提案)收悉。感谢您们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立法保护”
一是出台《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印发《广元市林长离任交接管理办法(试行)》《广元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十九条措施》《广元市古树名木保护责任清单》《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离任交接“交树交印”制度》。交树交印工作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二是制定《广元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规划》《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认养办法》《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认养资金管理办法》。谋划未来10年全市古树名木资源全面保护、依法管理、科学管护、合理利用。持续开展“二代柏”培育、“我为蜀道植棵柏”等活动。三是编制《广元市古树名木综合防护应急预案》《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综合防护应急预案》。围绕古柏“六防”,建设避雷塔12座,铺设消防管网7.2公里,消防栓等340个,应急专用通道60余公里,组建应急抢险队178支,构建多领域、多灾种综合防护应急救援体系。
二、关于“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一是优化古柏研究保护机构设置。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由副科级事业单位升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管理全县古柏及古柏群。主要负责古树名木的监测、保护、修复、宣传工作。内设综合股、宣传股、资源保护股、管护股、技术研究股。二是构建“司法合作、区域共治”的监督机制。将蜀道古柏资源保护纳入公益诉讼,主动沟通对接省内蜀道沿线的梓潼、南江、阆中等“四市五地”人大、检察机关,召开蜀道古柏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联席会议,签订《关于加强蜀道古柏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发布《蜀道古柏资源保护联合倡议书》,与川陕甘“三省八市”检察机关签署《古蜀道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
三、关于“加强宣传教育”
一是持续做好古树名木保护进城镇、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景区、进宗教活动场所等“七进”宣传工作。开展“翠云廊”杯“赓续历史文脉 弘扬蜀道文化”—广元市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在苍溪县云台观开展“苍阆南”书画活动、在利州区皇泽禅院开展全市宗教界书画交流活动及古树名木摄影展、茶艺展系列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市、县(区)属国有企业管理的公园、广场、户外LED等载体,刊播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标语、视频。借助“红色星期六”、乡村振兴“1+N”结对帮扶、“公共机构节能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普及保护古树名木、传承优秀文化等相关知识。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探秘翠云廊”研学实践、“古树名木保护”专题讲座、生态文明探究课等活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三是今年来,结合植树节、古蜀道徒步游、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现场宣传1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利用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推送古树名木保护宣传信息30余条,阅读量达10万余次。
四、关于“实施科学管理”
一是全面开展古柏等古树资源普查,依托激光雷达、无人机等先进智能设备,对古柏进行3D扫描,对树势、长势进行健康和安全性“体检”,结合树高、树围、冠幅等基础信息综合分析,构建仿真模型。二是围绕古柏保护“六防”工作,建设集森林火灾监测、病虫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古柏个体生命体征监测与日常养护管理为一体的“智慧树”综合管理平台,全方位进行在线监测。三是科学开展复壮救护。近三年,争取央、省资金8700余万元,实施濒危衰弱古树复壮救护、古柏生境改善科研试点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采取“做体检”“套马甲”“做微创”“穿靴子”等一系列科学措施,复壮救护濒危衰弱古树2603株,飞防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等食叶害虫2.5万亩,防治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等蛀干害虫2000余株。今年,市、县(区)自筹资金近800万元,对生长环境较差(受病虫害影响长势不良)的1000余株古树实施救护。四是建成古柏保护小区3个,着力破解“人、车、树、路、房、线、镇”七类矛盾,有效改善古柏生长环境,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五、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依托翠云廊古柏群等古树资源,将古柏保护同历史文化传承、文旅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在翠云廊筹建全国首个县级柏树博览园,开发翠云廊大柏树湾、石洞沟、拦马墙等精品路段研学项目。自2023年以来,我市已连续3年开展古蜀道徒步游活动,累计吸引近60万人次参与,该活动不仅为徒步爱好者提供了探索自然、感受古柏苍翠的平台,更通过“徒步+文旅”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沿线村落借势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民宿、餐饮等产业,将“古道流量”转化为“乡村能量”,参与者通过消费助农、体验在地文化,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
广元市林业局
202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