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22号提案答复的函>>详情
索 引 号 008453602/2025-055 公文种类 发布机构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成文时间 2025-08-06 发布日期 2025-08-22 文号 广住建函〔2025〕208号
有效性 有效 主题词 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字号:
打印

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22号提案答复的函

九三学社广元市委员会:

您委提出的《关于建立海绵城市设施运维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第2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贵委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广元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围绕海绵城市建设设施运维工作进行了提案,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了关于海绵城市设施运维中存在的4个客观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4点意见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组织专家对反馈的问题和建议逐项进行了分析研究,确保整改措施切实有效落实到位。

二、意见采纳情况

(一)关于“深化巩固运营维护协同机制”的建议。一是建立“行业牵头、专业分工、属地兜底”的三级责任体系,行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城管、园林、水利等多个专业部门按设施类型


分类管护,街道社区对无主设施实施属地化管理,形成全域覆盖的网格化责任网络。重点明确排水管网、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海绵设施的产权归属和维保边界,确保每处海绵设施有人管。二是建立完工项目回访巡查制度,定期对完工项目开展回访巡查,针对海绵设施破损的、维护清洁不到位的、海绵功能丧失的项目,责令相关部门限时整改。三是建立或委托专业化运维队伍,定期对海绵设施进行维护和清理,保障海绵设施功能不丧失,景观效果不降低,城市形象不受影响。

(二)关于“探索解决运营资金长效机制”的建议。一是完善投融资机制。与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领域投融资支持的通知》,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领域项目储备机制,强化海绵城市建设财政保障,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领域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资金拼盘打捆。作为欠发达地区,面对地方财政基础薄弱等实际困难,我们紧紧抓住示范建设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奖补资金优势,打好资金“组合拳”,统筹整合交通、水利、文旅、卫健、体教、民政等行业领域资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有效撬动海绵城市建设投资达170亿元,努力让有限财力产生最大“乘数效应”。比如,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了一批文化主题口袋公园等海绵示范点。三是提升资金效益。按照《广元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严格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及时申领、拨付补助资金,确保资金拨付到位。坚持专款专用,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每一分资金用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上去,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

(三)关于“加快构建数字化智慧管理机制”的建议。一是构建全域感知监测网络。以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六大功能为核心,部署多类型传感器,搭建覆盖城市水系、管网、绿地、道路等设施的全域感知网络。在雨水排口、关键节点、海绵项目、海绵设施布设流量监测传感器,监测片区、海绵项目、海绵设施径流控制效果;通过物联网将数据接入统一平台,实现对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状态的24小时动态感知,为智慧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二是搭建智能分析决策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对监测网络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处理。构建海绵城市数字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径流路径、调蓄能力和内涝风险;预测极端天气下的海绵设施负荷,提前发出预警。同时,结合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直观展示风险区域,辅助管理者制定科学的调度方案,实现精准决策。三是建立动态协同响应机制。预留数据接口,为后期打通水务、城管、应急等多部门的数据提供支持,建立跨部门协同管理平台。当监测系统发现管网堵塞或内涝风险时,平台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推送至对应责任部门,启动联动处置流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实时跟踪任务进度,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现场人员与指挥中心的信息交互,确保问题快速解决。定期对事件处理数据进行复盘分析,优化管理策略,形成“监测 - 预警 - 处置 - 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提升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四)关于“引导形成共享共治参与机制”的建议。一是健全六支队伍。悉心培育六支队伍,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管理难题,跑出海绵城市建设“加速度”。建立一支懂海绵的干部队伍。通过举办“浙江大学广元海绵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蜀道大讲堂”等方式,不断增强全市干部队伍海绵理念、海绵认同。引进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与中国市政华北院、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合作建立广元海绵城市建设专家库,夯实人才和智力支撑。用好一支高水平的设计队伍。依托市属国企设计单位,建立海绵城市技术研究中心,培养高水平海绵城市专篇设计核心团队40余人。培训一支善施工的建设队伍。通过组织施工骨干到山西长治等地考察学习,邀请专家现场培训,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打造一支敢较真的监理队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质量管控的通知》,明确监理单位主要职责。强化示范引领,评选海绵优秀监理企业8家、项目监理36人。组建一支负责任的运维队伍。充分调动城区绿化服务公司、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司、城管执法、环卫工人等力量,规范精细管理海绵设施。二是群众广泛参与。将每年6月的第1周定为“海绵城市建设宣传周”;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建立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公众意见征求和信息公开机制,在新型绿化、街区改造等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阶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大力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对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率达98%以上。三是持续做好宣传推广。积极培育“海绵”人才,先后召开广元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题培训会等专题培训10余次,培训人数达300余人。通过工地围挡、新闻媒体、抖音等载体播放宣传专题片、宣传标语和工作成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今年以来,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建设报、四川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300余篇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高质量完成国家第二次考核迎检。根据安排,预计今年8月份国家将进行第二次考核,全力做好迎检资料、项目点位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考核顺利过关。

(二)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时间进度要求,确保“两江四岸”综合提升改造(延伸段)、阜康大道铁路下穿、南街小学海绵化改造等项目在国家第二次考核前开工建设,广元市东坝、南河等片区市政人行道海绵化提升改造项目(第二批海绵街区项目)、万缘小南山海绵型绿地公园建设项目、黑石坡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在国家第二次考核前实现完工。

(三)严格规范资金使用。加强资金拨付调度,按照项目推进时序及时拨付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加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每一分资金用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上去。

(四)强化过程管控。坚持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强化对项目立项、规划方案、初设方案、施工图审查、项目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管控,确保形成海绵城市建设“闭环管理”。同时强化督导巡查,督促项目业主及时高效整改、维护海绵设施,着力建设一批精品示范工程。

(五)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结合女儿节等大型节会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报道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提升市民群众知晓率、支持率、满意度。注重经验总结提炼,力争在项目推进、过程管控、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探索形成更多“广元经验”。



广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8月6日


(联系人:郑文,联系电话:1811369363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