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首个“虫草”土鸡项目
酝酿深山百万土鸡“出夔门”
9月22日上午12时许,朝天区东溪河乡。通往陈家村的道路有些泥泞,来往的兰渝铁路工程车在临(临安寺)—花(花石乡)路上川流不息。
临花路行至一半。
“这上面就是虫草养鸡项目所在地。” 东溪河乡副书记丁仕波说。
吃蛆虫食菊苣,山里雄鸡奔涌气势惊人
顺着丁仕波手指的方向:千仞青山之间,坡度超50度,坡长超300米,垂直高过百米,青灰色调为主的兰渝铁路弃碴场平台上,一座红墙蓝顶的鸡场矗立。
“投资人选中此地一是为了利用废弃的碴场,二是因为此处排水和地质构造稳定。”
距养鸡场不到20米,耳畔传来雄鸡的鸣叫。
养鸡场放养土鸡的空地上,饲养员杨奎春正从口袋里铲出金黄的玉米给鸡喂食。体格健壮的雄鸡如千万朵金红的云,从远处山坡小道奔涌而来,气势惊人。
“你们的土鸡精神都这么好?”
饲养员杨奎春说,场里土鸡野性十足原因有三:吃的是蛆虫、玉米、麦麸等,不沾染任何化学类添加剂;鸡舍内垫铺了30公分厚以锯末为主的发酵床,鸡休息的地方冬暖夏凉,干净整洁无臭味,睡得好;以山坡为放养场,并人工种植了肥嫩的意大利牧草菊苣,供鸡啄食。同时,因为市场价格偏高,养殖场2万多只鸡都是雄鸡。
投资人闫朝绪:要让百万雄鸡“出夔门”
用蛆喂养,鸡舍无臭味, 记者是第一次听说。
“闫朝绪就要来了,他给你解释吧!”杨奎春转身去扛玉米。
苦等了几十分钟,投资人闫朝绪一身是汗的赶到养鸡场。
据介绍,该“虫草”特种土鸡项目分四期建设,总投资4300多万元,占地500余亩。一期去年9月30开建,占地200余亩,投资506万元,年初投入使用。鸡场一期分为标准化鸡舍、草料库加工房、蝇蛆房、医务室、化验室、死鸡焚烧处理室六大部分。项目特色包括:无菌培养蝇蛆饲喂土鸡和生态零排放鸡舍。
“要养好鸡,先要养好蝇蛆。”在300平方米蝇蛆培育室玻璃外,闫朝绪指着里面飞舞的苍蝇说。
蝇蛆房内,十顶白色的帐篷悬挂在两边,每顶帐篷内约15000只苍蝇,每个帐篷全封闭。苍蝇是肉蝇,直接产幼蛆。
闫朝绪说,鸡的饲料主要由蛋白饲料(如鱼粉、豆饼、蚕蛹等)和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高粱等)组成,蛆虫主要用于补充鸡的蛋白质。每天鸡进食的蛆虫不会超过10克。
鸡的消化肠道短,粪便中有大半的有机物未被分解。鸡场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培育的锯末为主的发酵床,30公分厚的发酵床可使用6至8年。同时,发酵后的锯末与鸡粪混和物是高档优质生物有机肥,可用于植物栽培。
养殖场目前引入了1000多只纯种土鸡(母)正自主孵化小鸡,并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在朝天推广“虫草”鸡项目,3年内,在东溪河将形成年出栏百万只“虫草”土鸡规模。
闫朝绪说,除锁定本地市场外,会建厂对土鸡进行深加工销往国内国际市场。做这个项目要让他的土鸡冲出“夔门 ”。
紧扣“土”字 土鸡扑腾动地来
东溪河乡“虫草”特种土鸡项目,仅是朝天区突破性发展土鸡产业的一个缩影。
当代的“乡土朝天”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但“土”仍是朝天农业的最大卖点。
预计今年,朝天全区繁育土鸡苗将达到1000万羽,出栏土鸡700万只,土鸡产值将超过3.5亿元。
到2016年,该区繁育土鸡苗将达2000万羽,出栏土鸡1000万只、生猪30万头、黄羊10万只、肉牛2万头,以土鸡为主的畜牧骨干产业基本形成。到2020年,朝天全区预计繁育土鸡苗将达3000万羽,出栏土鸡2000万只、生猪40万头、黄羊15万只、肉牛3万头,土鸡加工4万吨,有机肥加工10万吨,畜牧业产值将达到30亿元,真正实现把朝天建成全国知名、省内科技水平较高、川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土鸡鸡苗繁育基地、生态土鸡养殖与加工基地,使之成为川陕甘结合部最具影响力的特色骨干产业。( 李茂 记者 张乃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