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同志、李敦双同志在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4-02-17  来源:市政府办

 

政府工作通报


第七期

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2月13日


 

王菲同志在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

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4212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刚才,敦双同志通报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我完全赞同。市政府与各县区和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请大家一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12月,省政府安排部署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同时将2014年确定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各县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严格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义不容辞地抓好此项工作。

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确立了未来八年“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要如期实现这些目标,平安、稳定、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始终把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是顺应我市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重要时期,人、车、路等道路交通要素呈迅猛增长的态势。目前,全市各类道路里程已达2.3万公里,预计“十二五”末将达到2.6万公里;全市机动车目前保有量37.5万辆,预计“十二五”末将达到50万辆。巨大的车流、人流、物流量,对我市道路交通安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新形势、妥善处理新问题,勇于迎接新挑战。

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是解决道路交通方面诸多问题的现实要求。近年来,我市各类道路加快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道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安全配套设施建设也较为滞后,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交通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长效机制不够健全;个别县区和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推进不平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交通安全方面重大事故仍然不断。就在前不久的大年初四,二专线利州区境内就发生了一起3人死亡、8人受伤的较大安全事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细致排查、认真深入整改。

二、进一步明确任务,全面推进各项整治工作

下一步整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已经明确,市政府也下发了文件,请大家认真落实到位。我这里重点强调四个问题。

第一,要切实强化源头治理。各县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把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坚持从起点治理、从源头管控,把工作部署到基层、乡镇和村社。要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固定治超点,配齐配好必要的设施设备。要严格管理,凡超限超载货车一律不得出场、出矿、出站行驶。要强化对机动车及其零部件销售市场、报废机动车回收市场的监管,严防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机动车及其零部件流入市场。要坚持严管严防,进一步加大路面管理和执法力度,加强路面行车秩序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高压态势,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第二,要不断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我市农村道路占全市道路总里程的比重很大,但安保设施建设却较为滞后,安全隐患尤为突出。要坚持县区人民政府负总责、乡镇人民政府主责主抓的原则,切实加强乡镇交管办建设,配齐配好专、兼职人员。要加大农村道路安全监管力度,重点整治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摩托车无牌无证、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加快农村公路标识、标线建设,完善安全防护设施,落实管养责任。要在重点地区推行交通安全劝导员制度,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努力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第三,要全面推进道路交通安保工程建设。我市地形条件复杂,面崖临水、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较多,严重威胁交通安全。为此,2014年我市将在现有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危险路段建设800公里安全护栏。各县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同时,今后新建、改建、扩建公路都必须严格落实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确保不新增安全隐患。

第四,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总体要求,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任务,持续治理、长期坚持。要建立健全以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为基本框架的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责任体系,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取得实效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承担起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县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过细研究、狠抓落实,严防工作力度层层衰减、上热下冷。市政府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市公安局设立了办公室,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参照市上标准,尽快成立和完善整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办公室,安排专人担任整治办主任,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全面负责辖区内的整治工作。

(二)相关部门要协同作战。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部门较多。各有关行业和部门要切实树立“一盘棋”的大局思想,加强协调配合、积极统筹联动,共同抓好此项工作。工作中既要分工负责、又要相互支持,坚决禁止各自为政、相互掣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工作实效。

(三)狠抓督查督办。要把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整治办加大对该项工作的督查力度,采取明察暗访等措施,深入一线督导检查。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同志们,抓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县区、市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部署抓好落实,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序的出行条件,为广元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追赶跨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李敦双同志在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4212日)

 

一、前期工作情况的简要回顾

自省政府部署去年1221日起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和今年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超限超载治理、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全社会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迅速展开,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实现了良好开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全面部署。市政府成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王菲市长任组长,利明常务副市长、陈凯副市长和我任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交警支队,从相关部门抽调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及时印发了治理超限超载等6个专项工作方案。马华书记、王菲市长、邹自景副书记亲自到“治超”点检查、指导。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视频会议,王菲市长对做好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治工作。大部分成员单位和县区政府也积极行动、迅速跟进,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制定方案、加快实施;一些县区一把手亲自抓整治工作,亲自到一线检查指导,促进了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是“治超”工作成效明显。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是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的“第一仗”。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在高速公路设置了9个综合整治联合检查站,在一般道路设立了11个“治超”检查点。全市境内高速公路9个入口的11台计重检测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七盘关收费站计重设备在全省第一台投入使用。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坚持24小时勤务,严管严控超标货车进入高速公路。截至28日,全市共投入执法人员8346人次,检查车辆10万余台次,处罚货车1628台,查处非法改装货运车辆17台,劝返8324,劝返率比“治超”初期下降30%,“双超”货车交通事故环比下降59%。同时,也对全省高速公路货运车辆交通事故显著下降作出了我们广元应有的贡献。三是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张贴整治公告、印发宣传资料、媒体跟踪报道、悬挂标语、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大造声势。共发放、张贴整治公告5万余份,与货运企业、车主、驾驶员签定安全承诺书20872份,编发手机短信17000余条,市内报纸、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刊发新闻稿件120余篇(条),在广元日报、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宣传专栏。综合整治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理解支持和大力配合。四川日报、人民公安报、华西都市报等对我市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四是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联勤联动。公安、交通部门组织交警、路政、运管等执法人员,建立联合执法执勤机制,对车辆超限超载、改装改型和其他交通违法行为实行“一站式”查处。广大执勤人员克服天寒地冻、生活不便等困难,放弃春节假期与家人的团聚,坚守在“治超”一线,辛勤工作,默默奉献。安监、农业、工商、质监、宣传等部门和川北高速公司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推进承担的整治工作任务。市整治办加强综合协调,强化日常工作,被省整治办采用信息量位居全省第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期整治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从调研和暗访督查掌握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县区和市级部门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对省、市开展综合整治的决心和工作部署认识不清,认为只是一个单项工作,是公安和交通部门的事,甚至至今还存在等待观望思想,对市政府的安排照抄照转,推动不力。个别县区主要领导重视和组织领导不够,分管领导过细研究、下深水抓落实不够。有的县区还没有成立整治办,有的整治办综合协调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二是工作发展不平衡。“治超”方面,虽然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入口关把得较严,但装载源头管理、销售和改装源头监管还较为薄弱,货物卸载的配套场地和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从承诺书签订情况看,旺苍、昭化、剑阁、青川完成情况较好,其他县区签订率较低。从信息上报情况看,剑阁、旺苍上报情况较好,但有的县区至今未向市整治办报送1条动态信息。三是工作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一些地方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联合治超执勤点执法力量薄弱,保障不足,调配还不科学,甚至出现勤务空档;有的县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存在应付、推诿等现象。对这些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整改,推动整治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二、下一步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去年1219日、1227日两次视频会议上,市政府已经对货车“治超”和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作了全面部署。同时,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发了相关文件,明确了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和具体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强力推进,全面抓好落实。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强力抓好货车超限超载治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治超”工作开展以来好的做法,查漏补缺,继续强力推进。当前要全力落实3项具体任务:一是加强货运车辆源头隐患排查。按照第一阶段工作的进度安排,2月底前,各级政府要组织交通、工商、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开展联合排查,摸清辖区内货运企业、业主和货场情况;由工商部门牵头,公安、经信、交通运输等部门配合,联合对货车销售以及改装、拼装机动车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工商、公安等部门配合,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通过全面排查,摸清底数,为第二阶段依法查处工作打好基础。各级安监、煤管、经信、水利、建设、交通运输等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所管辖非煤矿山、煤矿、水泥厂、沙石料场等企业,以及城市和交通建设施工的货运装载源头加强监管,坚决制止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出站,严禁漏管失控。二是加快固定称重设备及附属设施建设。320日前,由川北高速公司负责,参照省上《固定计重设备功能及标准》,对目前尚未允许货车进入的7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面完成固定计重设备的安装并投入使用;由各县区政府负责,完成辖区国省县道“双超”治理点的相关建设任务,落实好计重设备、卸载场地、电力照明及检查人员后勤保障条件。三是强化路面管控。安、交通、农机等部门要共同依托超载超限检测站和执勤卡点,实行联合“治超”执法检查,落实24小时勤务制度,对超限超载车辆一律卸载,对非法改装车辆一律现场予以切割,严禁只收费不卸载、只罚款不纠正。

二)全力抓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由县区政府负总责,乡镇政府主责主抓。县区、乡镇两级政府要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构建政府主导下的管理工作体系。尤其要建好、用好乡镇交管办,充分发挥乡镇交管办作用。一是在2月28日前,各地要全面建立乡镇交管办。有条件的单独设立,没有条件的要设在乡镇安办。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副乡镇长任交管办主任,辖区派出所或交警中队负责人兼任副主任。要按照乡镇交管办建设标准,落实专门的办公场所和专兼职工作人员,解决必要的工作经费、设施装备。要在一些重点村设立劝导点,配备1至2名交通安全劝导员,负责对辖区内的机动车车主和驾驶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劝导制止超速超载等行为。二是在3月31日前,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健全机动车及驾驶人、管辖道路等信息台账,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执勤执法规定,出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考评考核办法》及问责制度。三是由乡镇交管办牵头,以公安派出所为依托,组织派出所、交警和交管办工作人员等,在农村道路开展交通安全巡查,并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安监、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三)加快推进道路安保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把道路安保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一要加强道路安保工程建设。今年全市要完成800公里路侧护栏建设,具体任务已经分解下达。各县区政府是辖区内公路安保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要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公安、安监等部门参加,对辖区内现有危险路段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提出整治方案, 3月15日前由市交通运输局汇总后报市政府审批。二要加快道路交通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市公安、发改、交通运输部门要把全市公路和城市道路智能监控系统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来规划、建设、推进,逐步覆盖重特大事故易发、频发危险路段;要主动对接,争取省上二期智能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力争5年内实现全市境内国省干线智能监控全覆盖。

(四)大力营造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各地要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深入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作用,宣传开展整治工作的做法和成效。一是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主流媒体要开辟专栏、专刊,播放和刊载公益广告。2月底前,各县区政府门户网站和市级相关部门网站都要开设“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活动专栏。二是依托大型户外广告、LED显示屏等固定宣传阵地,手机短信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三是要进一步做好货运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宣传告知,督促其承担起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要全面完成安全责任承诺书签订任务。这项工作,省上看得很重、抓得很紧,要求在1月底前实现100%的签订,但我市没有按期完成。各县区、开发区要继续采取强力措施进行补签,务必按省上要求全面完成。

(五)建立长效持久的管理机制。各地在综合整治中,要统一认识,步调一致,本着边整治、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不断探索建立六项重点工作长效机制,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实办好,着力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实现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持续好转。

 
Copyright@2003-2025 www.cng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维护: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1 蜀ICP备09004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