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昭化古城感受三国文化。”辜家大院里喝喝茶、乐楼观看民俗表演,再逛逛城隍庙、文庙……“昭化的三国旅游打出了响亮的品牌。”5月2日,西安游客何辉向记者感慨到。
近年来,昭化区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经过一系列精准营销,逐步打开了国内外旅游市场,游客数量稳步增长。2013年,昭化区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而今年“五一”小长假的短短三天,接待游客就突破21万人次。
“到了昭化,不想爹妈!”昭化区通过不懈努力,把一句古老民谣唱出了历史气魄,唱出了时代魅力,也唱进了游客的心里。
参加评选提升知名度
今年1月5日,对于昭化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第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了全国性旅游推选项目——2013年中国旅游风云榜,昭化区荣获“2013年‘美丽中国’全国十佳旅游县(区)”称号。此次评选活动中,全省仅有我市昭化区上榜。
“中国旅游风云榜评选由中国旅游协会和中国旅游报社共同组办,被誉为中国旅游界的奥斯卡盛典。”到会场领奖的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说,“在本届年会上,评委会充分肯定了我区旅游产业发展成果。”
昭化区能在评选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特色,再加上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和营销策略,使旅游产业强势崛起。同时,平乐旅游区和昭化汉寿客栈分别荣获2013年广元旅游总评榜“我最喜爱的景区”和“我最喜爱的乡村酒店”称号。
而今,昭化区已构建全域旅游格局,突出昭化古城、平乐、柏林、虎跳四个核心节点,形成东翼(平乐—柏林—太公),西翼(昭化古城—牛头山—大朝),嘉陵江沿线(昭化古城—射箭—红岩—虎跳—青牛),紫云乡紫云村、大朝乡牛头村、射箭乡龙江村、磨滩镇山青村等10个以上特色旅游乡村组成的“两翼一线多点”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开展国内外营销推介
“厚重的三国文化氛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昭化。”去年9月,参加首届全国重点旅游网络媒体四川行的南海网记者吴红丹这样评价昭化古城。
当天,共有30余家中央、地方媒体记者走进广元,来到了昭化古城。随后,多条推介广元旅游的新闻出现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昭化区也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旅游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昭化区,像昭化古城一样的旅游景区还有很多,像三国文化旅游节一样的节会活动也层出不穷。2013年,昭化区参加省市大型宣传营销18次,举办系列节会15次,地区旅游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同时,昭化区还采访“引进来”的宣传营销策略,全年接待省内外旅行社130余家,组织团队游客人数达到3万人次。
借助新媒体拓展宣传
打来电脑,可以看到昭化旅游的微博;拿出手机,可以翻看昭化旅游的微信。“增添新的旅游项目,我们在微博上能第一时间看到,真是太方便了。”游客徐阳说。
在移动网络时代,昭化区利用新兴媒体,拓展了对外宣传的方式方法。同时,还利用车载广告和手机短信平台营销,在全市手机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信息500余条。
在成都、重庆、西安等主要客源城市,昭化的大型旅游宣传广告夺人眼球;在绵广高速、广巴高速等高速路口,昭化的旅游宣传深入人心。昭化美景走出“深闺”,闻名大江南北。
“到了昭化古城,我特别震惊……我觉得它不是一个化石,它活着的,从古至今活着延续下来。”5月3日至4日,国家一级导演娄乃鸣到昭化古城考察,对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完整的风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赞叹不已。 (记者 兰宜谦 常力文 邹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