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太热了,胃口不太好,给我少打点菜就行。”26日中午12点过,市交通运输局食堂里,公务员罗松对掌勺的大姐说。记者看到,食堂墙壁显眼处张贴着节约粮食的标语和宣传画,罗松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是吃多少就打多少菜,吃不了倒掉觉得是一种丢人的行为。”
中央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后,上月末,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节俭用餐,引导社会文明节约用餐。《意见》下发后,我市实行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在午餐时间走访了市交通运输局食堂、市委职工食堂,以及市区一些餐馆,发现倡行节俭节约已经深入人心。
估计吃饭人数,准备食材
芹菜回锅肉、蒜薹肉丝、素炒洋葱、凉拌豇豆,两荤两素营养搭配,一大盆免费热汤和米饭按需自取,26日中午记者在市委职工食堂守候20分钟,发现绝大多数用餐人员都将盘中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交通运输局食堂,记者看到在食堂后面回收剩菜剩饭的大桶中,只装了少量的残渣。食堂负责人董师傅介绍说,每天买菜时,他会跟单位办公室联系,估计当天的吃饭人数,准备适量的食材,逢重大节日和活动时,会少做点。“一般准备的都比较合适,很少有剩菜剩饭,如果有时剩一点蔬菜,晚上会包成菜包子,剩饭做成炒饭。”
合理配菜,减少婚宴浪费
公务消费的减少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一些高端酒楼的生意。在采访中,一位酒楼餐饮部负责人略显无奈地说,以前一到晚上,雅间都是满的,现在每晚大厅都坐不满,经常空的。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多家酒楼不得不放低身段,从推行“高大上”的消费方式改向走“平民化”路线。
2012年12月份,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接着“六项禁令”和“纠四风”相继亮相。市区某酒楼餐饮部经理孟玲玲说,在她印象里,酒楼自2013年初开始,餐饮消费中公务消费和大型宴请所占份额就开始下滑,酒店的宴席标准从之前最低800元一桌降到了600元一桌。在客人预定宴席时,工作人员还会详细为他们讲解每种餐标适合的就餐人数,“为他们提一些意见,尽量合理的搭配好菜品,减少浪费。”
由于现在个人消费占主,酒楼还推出了半价菜。“比如两三个人就餐,点一份太多,就可以点半份,价格也是一半。”孟玲玲说。
个人消费,从讲面子回归理性
26日晚上7点,记者在南河某家餐馆看到,大厅里坐满了客人,桌上都摆放着可口的菜肴。餐馆老板陈鹏宇告诉记者,在客人点菜时他们都会适时提醒,建议他们点适量的菜品。
“请问你吃完后需要打包吗?我们这里免费提供打包服务。”这时,正好一桌客人吃完饭准备离开,见他们桌上还剩了一些食物,陈鹏宇上前提醒到。“碍于面子,以前客人们就餐结束后很少打包,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以来,客人用餐完毕后,如果剩下的饭菜比较多,我们的服务人员会主动上前提醒客人打包,很多客人都会同意。”陈鹏宇说,餐馆特别购买了大量的打包盒和打包袋,现在大部分客人在用完餐后会打包,餐馆每天产生的垃圾也明显减少。
谈到餐桌浪费的问题,市民李先生说,“平常出去吃饭,都是跟朋友一起,乱点一通剩一桌子菜是常有的事。以前觉得打包很没面子,现在倡导节俭用餐、文明用餐,在饭店吃饭,服务员经常劝我们打包,剩菜剩饭不打包都不好意思了。”
市民陈彤是一个“吃货”,经常到处寻找美食。“我和几个朋友都比较爱吃,常常搭伴儿寻找美食,每次出去都是轮流付钱,新到一个餐馆都会点招牌菜,一不小心就点多,不仅浪费食物还浪费钱。”陈彤说,现在很多饭店都贴出“杜绝浪费”、“欢迎打包”等标语,和朋友再出去吃饭都是能吃多少点多少,不够再加菜,吃饭也从讲面子逐渐改为理性消费。
(记者 马杰媛 赵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