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部硅谷”演绎“开发区速度”
2016-04-12  来源:广元新闻网

打造“西部硅谷”演绎“开发区速度”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月月有项目签约是如何做到的
 


    1月14日,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万达嘉华酒店举行。此次活动共有浙江武峰塑业UV晶体板等11个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37.48亿元,预计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6.5亿元,年税收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900个。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浪潮下,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大力提倡和积极激励各位企业家“返乡兴业、回家发展”。2月23日下午,首届全球川商返乡发展大会广元市川商返乡发展投资说明会在成都市举行。会上,开发区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个,签约资金1.78亿元。
    3月17日,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第十二届中国·苍溪梨花节“广元市旅游项目推介会”在苍溪举行。当天,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与四川华星汽车销售、四川省恒美旅游开发、湖北勤恒双铭食品三家公司签约,签约金额9亿元。
    一串串跳动的签约项目数字表明,这里的发展迎来烂漫的春天。跨入新年的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处洋溢着热度与速度。
    热度——纷至沓来的客商考察,接踵而至的项目签约或启动。今年1至3月,开发区新引进项目15个,做到月月都有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达44.37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3个,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前列,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速度——一个项目从接触、谈判到签约,最短只用2个星期;一个项目从启动到投产运营,最快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3月21日,全省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广元分会场设在开发区,开工项目共计8个,总投资12.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98亿元,一季度开工项目将完成投资1.14亿元,一季度竣工项目共计8个,总投资16亿元,新增产值近20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
    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发区着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以大项目促大发展。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开发区把招商引资、项目促进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用心谋项目、扎实推项目、强力建项目。通过抓好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优势重点企业提速增效,力争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4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
    热度和速度勾勒出了大发展的景象,不断刷新着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纪录:新引进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均位列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排名第一。
    是什么催生了“‘国’字号开发区速度”?
    全员抓“招商”,维护园区发展的“生命线”
    经济要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今年一季度,开发区签约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7个的76.47%,排名全市第一。
    活力无限的开发区,凭借其“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创业福地”的价值与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客商将投资目光齐聚于此。
    分析成功的原因,一个现实不容忽视:开发区在打造基础设施等招商引资硬环境的同时,更加注重软环境打造,做好项目跟进和服务,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到“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成功引进了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区块链应用、浙江武峰、江苏凯仕达、湖北勤恒双铭食品、奔驰4S店四川华星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要知道,这些项目,全国多个城市都在极力争取;这些企业,在考察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时也在考察其他城市;有些投资,差一点就到了别的城市。
    用湖北勤恒双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斌才的话来说,每一次到广元都会感受到巨大变化,广元重商、亲商、扶商氛围非常好。他表示,以“有线”创造无限未来,公司将与全国的客户深度合作,不断研发创造更多的新产品……
    今年以来,开发区围绕全面建设“活力开发区、美丽新三江”的总目标,按照“创新理念、优化机制、延链引进、招大引强、突出效益、提升质量”的思路,结合铝产业振兴、食品饮料产业扩能、电子机械产业升级、医药产业集聚四大计划,着力引进“3+5”产业项目,大力引进“互联网+”新经济产业项目,突破性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按照“延链引进、大小并举”要求,进一步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实行全员招商,力争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对外开放是我区的基本特征。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努力构建内外联动、活力迸发的开放新格局。进一步创新利用内资、外资方式,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紧盯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充分利用知名企业四川行、西博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着力引进一批具有支撑性、带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伍荣华话语铿锵有力。
    “招商引资虽然卓有成效,但不能说‘拾到篮里都是菜’。”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勇用这句话阐明招引项目的差异性和重要性。他说的这句话,也反映了项目引进过程中,由“海选”到“精选”的美丽嬗变。
    顾名思义,“海选”即“拾到篮里都是菜”;“精选”就是“好菜拾到篮子里”。
    记者在开发区2016年招商活动安排表上看到:1月上旬,举行2016年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月中旬,赴成都等地开展招商工作;1月下旬,赴陕西、上海、浙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月上旬,做好开门红准备工作;2月中旬,召开广元籍企业家返乡座谈会;2月下旬,赴成都参加首届全球川商返乡创业大会,赴广州、珠海、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3月上旬,吴勇带队赴北京、江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下旬伍荣华带队赴浙江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同时,积极参加了首届全球川商返乡创业大会、四川省第七届乡村旅游文化节(春季)暨第十二届中国苍溪梨花节等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等,加大了项目推介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开发区的知名度。
    对每个跟踪项目采取“AB”角和倒排时间节点的工作方式,工作中立足一个“勤”,着眼一个“诚”,做到勤联多访,以诚心打动客商。
    以什么招商?以什么安商?以什么富商?开发区,从领导干部到基层党员,人人心中有责任,人人肩上有压力,形成了人人想招商,人人抓招商的大招商格局。
    去年,开发区从招商引资向选商择资转变,围绕“3+5”产业项目等开展产业链专业招商,招商小分队共“走出去”80余次,考察企业200余家;“请进来”120余批次,接待客商500余人次。今年,开发区形成每周至少一名领导带队外出招商、每个部门每一季度至少外出招商一次以上的浓郁氛围,“跑”出了开发区产业集聚的新速度,为今年一季度实现招商引资开门红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江武峰、江苏凯仕达、湖北勤恒双铭食品……纷纷落户开发区。
    凭借什么独门秘诀引来如此汹涌的投资潮?
    继续推行“一把手”工程,实行全区干部“一岗双责”、全员招商,对各领导干部及各级各部门下达招商引资及信息捕捉任务,对招商引资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奖励和“一票否决制”……
    “今年以来,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主动对接央企、外企和民企,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顺利入驻园区。”吴勇说。
    硕果累累的招商成绩让开发区绽放出无尽的发展活力。
    “保姆式”服务,催生项目建设“加速度”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全国多数地区投资扩张需求动力不足、产业转移势头下降等情况下,开发区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答案是:项目!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是园区发展的纲,是拔河比赛的绳子,每个人都要拼尽全力拽握手中。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是开发区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大项目、好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增长的源头、跨越的支点、产调的平台。抓项目就是增财富、增实力、增信心、增竞争力、增后劲。”开发区决策者高瞻远瞩。
    今年以来,开发区牢固树立“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落实”的理念,坚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财力,全力打好“项目突破年”攻坚战,切实做到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促建、促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以大项目、大建设、大开发推动开发区大发展。
    建立健全“一企一策”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开展“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银政企携手服务企业”等活动。
    “项目早一天开工就早一天得益,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工,我们对项目的资金保障、土地规划、开工手续办理等关键环节扭住不放,发扬‘粘、靠、勤’精神,全程搞好‘保姆式’服务。”伍荣华说。
    在开发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绝不是只挂在嘴上。通过创立行政审批代理代办服务制,为项目落户全程免费代理代办服务,优质服务大大提升了发展效率。
    位于石龙工业园区内的宏天一号总部港项目,由于离市区较远,在刚入园时面临着水、电、气全不通的尴尬局面。
    开发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找上门来,与石龙办事处协调,将附近两个村变压器剩余的负荷调给该项目,保障了前期基础施工。后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与广元电业局协调好,架起了专线来保障主体施工用电。不仅如此,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开发区还给该项目开辟了办理相关手续的绿色通道,实行“边建边办”。宏天一号总部港项目负责人杨光说:“在开发区内办事很顺畅,他们就跟‘保姆’一样,服务很到位。”
    “企业遇到问题,我们会将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用‘发点球’的方式,交给相关部门解决,而且还要求按时办结。”开发区投资服务局负责人介绍道。
    无独有偶。在红星美凯龙广元项目部副总经理刘欣看来,项目能顺利开工建设并快速推进,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开发区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他提起了这样一件事:项目用地范围内有一趟铁路供水管线,严重影响施工安全。为此,开发区招商引资局、投资服务局、区征补办等部门多次与铁路部门联系,经过反复磋商和沟通,最终成功迁改管线,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细心的企业家都曾注意到,在开发区管委会,每一位职工的手上都有一份印制的项目促建联系卡,表上详细记录着园区项目内容以及本年度要达到的建设进度,并且每一个项目都明确了责任领导和促建服务小组。开发区还将政务服务延伸到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神经末梢”,充分调动企业想发展、要发展的积极性。
    服务理念做好“加法”,大力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惠企便民”特色服务举措;提高效能做好“乘法”,将相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优化整合,形成企业注册登记、项目审批、工程建设手续“一条龙”办理链式服务机制。借助“互联网+”,加快政府公共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及时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等统筹到信息平台。
    定期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专项行动,开发区班子负责人分别带头挂钩项目,推进项目服务专人代理、专项服务、专业服务,仅去年开展的两个服务专项行动就为项目建设解决了57个涉及土地、资金、用工等方面的难题。
    同时还建立了用地保障机制,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开展常态化推进招工引劳,每个月举行重点缺工企业用工专场招聘会,以解决企业用工荒的后顾之忧……优质的服务助力开发区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跑出了“加速度”。
    齐心协力筑“金巢”,梧桐枝繁“百凤”栖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大项目的纷纷落地、优势产业的形成、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都离不开开发区狠抓不放松的环境打造。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规划先行,强化科学规划引领,邀请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要求,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开发区规划建设,引导工业企业集中、集约、集群、集聚发展。根据用地条件、地形地貌,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科学布局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使各个区域既充分发挥优势又互补互促,体现功能分区的要求。
    积极应对金融形势的波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协调,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筹集发展资金。今年一季度,开发区实现融资8.8亿元。
    企业能招得来,关键还要能留得住。
    作为“国字号”的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以企业为本,开通了项目投资绿色通道,为投资商全程办理投资手续,建立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为入园企业和投资商提供全面信息服务。
    今年一季度,开发区已有各类投资项目19个,总投资58.4亿元。无论是项目个数、规模、投资额与“十二五”同期相比均创近年之新高,呈现出大项目好项目多、投资额大、产业带动力强的新局面。
    如果因为用地紧张,“金凤凰”飞来,却找不到落脚的地方,那是何等的损失。“我们当时选址建设,有过很多顾虑,特别担心用地手续批不下来。”四川顺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二顺很是感叹地说,他没想到,开发区不但有专门负责人来对接项目、出面协调各个相关部门,解决用地问题,而且开发区领导都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每10天就要到现场调度一次项目进度。有了政府支持,工程进度非常快。
    “我们浙商企业最讲速度和效率。在与开发区领导打交道后,是他们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促使我们来到这里建厂生产。”浙江数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蔡志华说:“这离不开开发区一切为项目让路的精神。有现在这个速度,不是单靠企业做起来的,是开发区各个部门的全力支持和贴心服务创造出来。”
    从土地报批、拆迁安置到土地平整、各类管网建设,再到项目报建、施工环境优化、部门协调等,项目建设千头万绪,软环境能否跟进是衡量开发区工作的一把标尺。
    去年以来,开发区强力攻克了征迁难点,并进行了新一轮闲置土地清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着力保障项目用地,由“项目等地”变“地等项目”,为筑巢引凤“拼”出了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如今,开发区已规划建设了下西现代服务产业园、王家营工业园、塔山湾产业园、袁家坝工业园、空港物流园、医药工业园、石龙工业园等十大产业园区,已形成“3+5”产业体系及电子机械、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六大重点产业。已有上海红星美凯龙、娃哈哈、长虹电子、京东、四川电子军工、达安基因、万贯广元川陕甘五金机电城、科伦、新中方、皇旗光电、安驭轮毂、恒大铝业、五神娃、思必达等知名企业120余家。
    据介绍,开发区今年将围绕“十三五”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优化项目空间布局,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吸附能力,谋划启动石盘家居建筑产业园、宏天电子产业园区建设。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努力打造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等园区“新九通”,逐步形成集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化、多元化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园区新体系。完善与国网广元供电公司、市供排水集团公司、市天然气公司、金融等单位建立的定期会商机制,在电力线路迁改、施工用水用电安装、天然气接入等方面畅通项目建设的渠道……如今,不论是硬件,还是软环境,一个良好投资环境正在这里逐步形成。
    梧桐枝繁百凤栖。重商、安商、亲商、富商,使开发区成为西部最具优势的投资“硅谷”,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大招商、招大商,在开发区奏响的是一曲曲借力发展的壮歌。
    如今的开发区,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多,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作用日益明显,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来源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发展散发出新的活力。

Copyright@2003-2025 www.cng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维护: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1 蜀ICP备09004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