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 千里蜀道一日还
2017-04-21  来源:广元日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以前广元交通的真实写照。
    英雄的广元人民从未屈服于大自然的考验与磨砺。
    战国以来,为了打通巴蜀文明与中原文明沟通的桥梁,巴蜀先民在悬崖绝壁、崇山峻岭间开凿古栈道,开拓出金牛道、米仓道、阴平道等著名的古蜀道。
    时至今日,素有中国交通博物馆之称的朝天明月峡古栈道依然魅力无穷。
    1936年,川陕公路建成通车,即(现国道108线)是陕西甚至宁夏、甘肃入川的一条重要通道。
    1958年1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宝成铁路,横贯广元,成为新中国突破“蜀道难”的第一条铁路。
    建市至今,广元已形成直接汇集4条铁路(其中西成高铁即将通行),绵广、广甘、广南、广陕、广巴、广元绕城共6条高速公路,212、108等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3条,5条空中航线和嘉陵江Ⅲ级航道的立体交通体系……至此,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朝天堑变通途,千里蜀道一日还。
    “海陆空”齐上阵承载出川梦想
    宽阔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如梭的车辆风驰电掣;蜿蜒平整的乡村道路上,客货汽车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南来北往;一条条新航线陆续开通,高速铁路建成指日可待;广元港建成运营……川北大地上一幅幅流动场景如同优美的诗画,映射出广元交通发展巨变。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目睹广元交通发展巨变后,著名笑星潘长江曾在苍溪梨花节上不无惊诧地说:“来到广元,一下子觉得眼前亮了起来,道路变得宽畅了,景色变得美了,土地变得绿了……”
    经济学家把交通称作文明之舟、经济之脉。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隔山能讲话,走拢要半天”,流传于广元民间的顺口溜折射出广元道路不畅的现实。交通基础薄弱是制约广元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2004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59.7公里(占全省的3%),除绵阳之外,高速公路与周边毗邻省市均未连通。铁路营运里程214公里(占全省的7%)人均拥有铁路仅7厘米,相当于一根香烟。
    交通功能不完善,公路、水路、铁路及航空的“集、疏、运”系统尚不配套,协调能力弱,“通而不畅、自用为主”的特征十分明显。
    为此,广元人从先进发达地区的起跑线上,看到了优先发展交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看到了交通发展滞后所引发的运输难、进出难,带来了招商引资难、经济社会发展慢。
    区域竞争的核心是枢纽之争。谁抢先形成枢纽,谁就抢占了先机,就能够形成优势相对突出的经济高地。通过宝成铁路、成绵广高速公路、国道108线、国道212线,可通达我国广大西北、中原、东北腹地,至今仍然是四川通向中南、东部各地的重要交通要道。
    广元火车可以直达21个省会城市,在川内地级城市中仅次于达州;广元人均公路里程和人均等级公路里程均高于周边市……
    在此基础上,广元人不等不靠,自强不息,撸起袖子加油干。
    “十二五”期间,建成京昆、兰海高速和广元绕城高速,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实现全市7个县(区)全部通高速公路。
    如今,绵广、广巴、广陕、广甘、广南、广元绕城高速公路形成的高速公路路网,广元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5条航线,“千里嘉陵第一港”广元港已投入运营,同时,宝成铁路、兰渝铁路、广巴铁路和今年即将通车的西成高铁形成了立体交通体系,枢纽功能和辐射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广元次级枢纽。
    如果诗仙李白能重游蜀道,一定会惊叹“蜀道易”,并即兴赋诗:“朝辞皇泽水云间,千里山路半日还。广元美景未赏尽,高速已过剑门关。”
    织乡村路网 构筑幸福康庄大道
    “条条大路通农家,路面平整又硬化。拉进运出省功力,科学发展魅力大。感谢政府来重视,丢了扁担车子化。”这是广元市苍溪县高坡镇关圣村的村民们编唱的顺口溜。
    在广袤的农村,初夏袭来的山野之间,一条条通村公路萦绕梁峁,一座座便民桥梁跃河而过,为偏僻沉寂的山村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要想富,先修路。人民群众的期盼,正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全市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6年,广元总投资18.79亿元,完成全市148个村、617公里脱贫攻坚硬化路,提前30天完成建设。
    数字是枯燥而乏味的,但简洁的数字可以直观地见证变迁,诠释进步。
    “以前从家到旺苍县的白水镇赶集走路需1个多小时,现在水泥路修通到家门口,只需20分钟。”4月10日,昭化区柳桥乡普子村5组82岁村民徐建海告诉记者。
    “路修通了,现在只需一个电话,化肥、种子等农资就直接送到家,普子村村民赶集方便了。”76岁的徐建乾接过话茬。
    从路不通到路路通,从泥巴路到沥青路、水泥路、沥青砂石路……一条条农村公路环山绕水,通向全市大山深处的每一个村镇。
    发展“车轮经济”,路随产业走,产业围路转。这是广元完善乡村路网规划的最基本定位。

剑阁县毛坝乡百花村勇记生态养殖场的负责人何金亮说:“以前路不通,卖猪肉只能从毛坝走柳沟、五连等乡镇再到绵阳市的梓潼县。现在路通了,开车可从毛坝直接到开封再到梓潼县,要少走30公里的路。”他现在办起了养猪场、跑山鸡饲养场。“我与种烟大户贾成良就是因为路通了才回家发展产业的”。
    毛坝乡烟叶、畜牧养殖业正茁壮成长,贾成良的年纯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何金亮的养殖场正在准备二期建设。去年,毛坝乡农业生产总值已达42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15元。
    广元市把农村公路建设与新村建设、产业集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沟渠整治、农村新居工程建设及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既方便了群众出行,改善了村容村貌,又带动了产业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提高了群众生活。农村公路综合效应得以凸显。
    断头路没了,产业园区路筑起了,幸福洋溢在百姓的脸上。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元市累计新改建各类农村公路9260公里,完成安保工程3700公里,完成渡改桥83座。2015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7万多公里,234个乡镇全部实现通畅,2499个建制村全部通公路。
    公路通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交通服务到哪里。目前,广元的乡镇100%通油(水泥)路,100%的村通公路。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
    近年来,交通不仅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拉动了旅游产业发展。
    4月9日是周末,记者在利州区回龙河街道办学工村10组彭广金的农家乐松涛山庄看到,松树环绕的庭院干净整洁,不少客人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天喝茶。
    “我每月有1万余元的纯收入。”老彭得意地对记者说,广元至天曌山公路通车后,他觅得了商机,赶紧打造农家乐。自农家乐开张后,生意一直不错,来松涛山庄休闲得提前电话联系。来消费的客人不仅有广元城区的,还有来自成都、绵阳的。这,也仅是交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广元居成都、西安、兰州、重庆四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近日,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广元至平武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西北地区进出九寨沟最便捷的通道。广平高速建成后,能够实现广元3小时左右到达九寨沟,1小时左右到达唐家河。
    如今,交通的便捷,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广元旅游,2016年,广元实现旅游接待人数3792.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22亿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16.6%、27.55%。交通的便捷,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更吸引来国内中青城投、华侨城股份公司、东方园林产业集团、中航工业等一批大企业来广元投资项目……
    2016年,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广元市全面实施“三个一、三个三”战略体系,采取一系列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0.01亿元、增长8%,增速居全省第9位、川东北经济区第1位,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9%、8.9%、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8.35亿元、增长6%,增速为近6年最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07亿元、增长1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7亿元、增长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762元、9819元,分别增长9%、9.8%,增速居全省第1位、第4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圆满完成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从“蜀道难”到“蜀道通”,如今,“养在深闺少人识”的广元走向全川、全国、全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


Copyright@2003-2023 www.cng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维护: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1 蜀ICP备09004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