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教育扶贫“四好四不让” 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2017-05-03  来源:市教育局

一年来,广元市教育扶贫突出精准,狠抓落实,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教育扶贫首战告捷。为深入贯彻落实广元市委《关于集中力量决战扶贫攻坚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决定》要求部署,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有质量的教育,在总结一年来实施教育扶贫经验成效基础上,广元市实施教育扶贫“四好四不让”行动,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到2020年,乡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一、举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不让一所校点因弱消失

(一)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全面薄改)401个,投入7.41亿元,2018年底全面完成。实施“智慧广元”教育信息化二期工程,投入3.06亿元,全市城乡学校在2018年底实现教育信息“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按覆盖农村教师总数30%标准,在2018年前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1510套。实施“万件桌椅床改善计划”“中小学生热水澡计划”等计划,有效解决农村寄宿学校“大通铺”等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学校设备设施水平。

(二)全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贯彻市政府《建立农村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通知》(广府办〔2011〕24号)和《广元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小学副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15%,高、中级职称比例不低于60%。在农村任教累计满30年且仍在农村任教的,可直接评审高一级职称。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在农村从教15年以上的给予鼓励。每一所农村学校设置一名市、县骨干教师专项指标。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确保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每月不低于400元。

(三)全面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管理。出台《广元市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对农村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年均按20万元保底拨付公用经费。开展村小结对帮扶,采取“村教学点点单,帮扶学校上菜”模式,实施15所市直属学校和县区重点学校口帮扶全市73所贫困村小,着力提高贫困村小办学效益。以“小而美”“小而优”原则,开展“最美乡村学校”创建活动,2020年前全市评选“最美乡村学校”100所。

二、关爱好每一个困难学生,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一)做好留守学生关爱。出台《广元市留守学生管理实施意见》,建立农村教师、基层干部和群团组织“代理家长”制度。建立“留守学生之家”“乡村少年宫”,在2020年前实现“留守学生之家”全市739个贫困村所在学校全覆盖。办好《留守儿童报》,构建留守儿童精神家园。

(二)做好残疾学生关爱。2017年底前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全面落实特殊教育学生(含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每年6000元生均公用经费。在随班就读5人以上残疾学生学校建成一间标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足特殊教育教师,按提升15%标准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对摸排出的重度残疾学生,开展每月一次以上“送教上门”活动。“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

(三)做好就学困难学生关爱。通过保障就近入学、建设寄宿制学校、提供校车服务、增设公交线路等方式,确保偏远乡村学生上学方便。采取公开摇号分配学位方式,妥善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因材施教,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市县共建共管广元特殊教育学校,鼓励社会爱心企业、人士创办各类非营利性特殊教育学校,办好广元正德学校和小海龟特殊教育中心。构建家校共育机制,在2020年前建成家长示范学校100所。

三、落实好每一项资助政策,不让一户家庭因学致贫

(一)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学前教育、中职、普高、大学生困难学生“免、奖、助、贷、补”等各类资助,实施“雨露计划”,做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深入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营养监测,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建立教育局长、乡长、校长、村长、家长“五长”控辍保学制度,网格化、精准到户地落实“控辍保学”工作。

(二)深入实施招生专项计划。大力实施国家招生录取“三项专项计划”,大力争取省属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指标,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积极争取将利州区纳入国家招生专项计划,增加贫困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创新设立示范性普高招生专项计划,全市省、市示范高中给予一定招生比例,专项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三)拓宽捐资助学扶贫渠道。积极动员工会、红十字会、基金会、民政、社会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助学活动。持续开展“教育扶贫一日捐”,规范捐赠资金、物资管理,首先确保建档立卡学生受到资助完成学业。

四、发展好农村教育,不让贫困代际传递

(一)办好农村学前教育。发挥“广元市学前教育联盟”作用,引领农村幼儿园提升保教水平。科学推进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剥离。支持县区与川北幼专建立幼儿教师定向培养“县(区)校合作”机制,为乡村培养配置充足的合格幼师。每年按教师招考总数不低于5%比例招考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幼儿园任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等方式,2019年前在每个乡镇建成一所普惠性幼儿园。

(二)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力争每所农村学校服务半径控制在3公里以内。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学校软硬件条件。启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提高“留守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实施“四均一强”(均条件、均师资、均机会、均质量,强化学校治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广元模式,到2018年,全市各县区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三)办好农村职业教育。推进普职融通改革,2020年前建成综合性高中3—4所。加强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打通中职学生上升通道。开设办好旅游、健康养生、现代农业、茶叶生产与制作、农村医生等重点、精品专业,培训发展地方经济实用型人才。推广朝天经验,实施“培养一名技工,脱贫一个家庭”计划,通过全免学费并给予生活、住宿补助方式,吸引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就读职业学校促进就业。

(四)办好农村成人教育。发挥教育人才、阵地优势,在万人口以上乡镇中心小学(或初中)成立“农民夜校”,定期开展科普、农村实用技术、文明行为习惯、卫生健康知识、感恩自强、法治等教育。采取“群众点菜、专家主厨”方式,由职业学校组织技术“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探索“校农合作”模式,学校食堂所需食材由学校提供技术,贫困户管理种植,为学校师生提供教育实践基地、食堂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实现“校农双赢”。

Copyright@2003-2023 www.cng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维护: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1 蜀ICP备09004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