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同意对外公开
范雪梅委员:
您在市七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统筹推进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56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生态康养旅游产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对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健康养老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突出全域旅游带动,努力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目标,市委七届二次全会做出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决定》。按照《决定》,我们加强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试点示范等工作,康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了《广元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了“一核三极五带”的康养产业空间布局,充分依托优势资源,以利州区为健康产业的动力核心,激活剑阁县、昭化区、朝天区为健康产业三大支撑极,带动朝天至汉中的秦巴文化带、旺苍至巴中的红色文化带、剑阁至成都的三国文化带、苍溪至南充的嘉陵江文化带、青川至九寨沟的民族风情文化带五条特色产业带,引领川陕甘渝的全能型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城。
二、强化组织领导。2013年初,市政府成立了健康养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作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市卫计委。2016年11月,为加快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发展委。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执行重大工作会商制度、项目工作领导挂联制度、产业发展目标管理制度,健全工作与决策运行机制,定期分析研究,统筹协调解决康养产业发展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开展康养与医养结合工作督导检查,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强化政策保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我市生态环境好的区位优势,健康服务业已纳入全市重点产业培育,市政府按照“以人为本、统筹推进、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原则,出台了《广元市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健康服务业占GDP比例到2017年超过8%,到2020年达到12%的奋斗目标。制定了加快康养产业与医养结合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了“将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服务机构纳入财政资金补助范围。扩大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机构用地。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健康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等财政、土地支持政策。
四、强化试点示范。我市正在积极建设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创建全国中医养生保健基地、国家级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和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已在全市1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市中医院医养结合颐养园、利州区上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彩虹养老中心、利州区荣山镇中心卫生院托管敬老院等医养机构已经开展老人医养服务。市中医医院万源院区颐养园二期项目、市第一人民医院老院区康乐苑养老院项目、市南山健康养老城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在7月底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上,我市已与四川金杯集团就广元康养示范园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该集团将投资40亿元,建设集教、医、养、游功能为一体,以康养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同时还将持续推动曾家山、天曌山等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五、强化宣传推广。市卫生计生委与广元电视台、广元日报联办了康养宣传栏目,借助市内媒体宣传康养产业政策;主办了官方网站,介绍全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宣传广元康养产业发展动态;制作发送康养宣传专题片、康养项目招商手册,健康产业规划摘要、健康服务业政策汇编,对外开展宣传招商活动;中央电视台、中国网、人民日报、健康报、中国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等20多家国家级媒体先后对广元市康养和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在市内外形成了良好的推动康养产业发展的氛围。
您的提案对全市康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吸收应用。非常感谢您对全市康养产业提出的建议,欢迎您对全市康养产业给予长期关注和支持。
广元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9月14日
(联系人:郭志耀,联系电话:13518329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