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兴国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关于对‘女皇故里’文化进行专题研究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女皇故里文化研究工作的关心,现就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武则天研究一直是地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课题研究的重点,2013年举办国际武则天学术研讨会,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及武则天研究会、中国唐史学会的专家学者参会,为“女皇文化”内涵挖掘和形象展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收集学术论文近150篇,录制了“四川皇泽寺、陕西乾陵、山西文水三地文博专家谈武则天”专访节目,皇泽寺博物馆被中国武则天学术研讨会授予“中国武则天文化研究基地”,标志着我市武则天研究迈上新的台阶。近几年出版了《皇泽千秋》《武则天与广元》《皇泽题韵》《皇泽精藏》等与武则天文化有关的书籍。其中《皇泽千秋》还在2014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近年来我局多次组织我市专家学者和专业干部赴陕西西安、汉中、略阳、乾县,河南洛阳、山西文水等地交流。
结合四川历史名人武则天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根据省委部署,市委市政府对武则天文化传承创新印发了《广元市武则天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文件精神,我局将从以下方面加强“女皇故里”研究工作。一是建设武则天学术研究中心(已着手规划),利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媒体和数字化信息技术,收集全球范围内的武则天研究资料成果,影视歌剧,进行系统的收集、记录和分类、编目、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档案,形成全球最大的武则天资料数据库。二是与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会密切配合,做好武则天文化研究工作,在广元建立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会分会,成果共享,充实武则天学术研究中心文化内涵。同时结合研究成果,开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加强文物合理利用。我局已经向市政府报送2018年武则天文化传承创新工作方案。三是借助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等社会团体力量,在研究工作中聚焦武则天杰出才能与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注重武则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推动社科普及工作和文化推广工作,倾力打造彰显我市文化特色、展现武则天文化魅力的学术高地、传习基地、传播平台、精品力作、品牌活动。在建设学术研究高地和武则天文献中心的同时,推动地方实现武则天文化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共生发展。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