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代蕊 杨熙坤 刘海燕)“鼠年春节莫瞎串,冠状病毒藏武汉。多消毒来勤洗手,杀死病毒没后患。出门就把口罩戴,切莫随意乱吐痰。发热症状及早看,自行隔离不传染。坚决打赢防疫战,科学防控渡难关!渡难关!”连日来,这个“魔性”的科学防控顺口溜响彻在旺苍,一辆白色的科普大篷车一路“跑”一路“吼”,发出了科学防疫的最强音。
据介绍,自疫情发生后,旺苍县科协充分利用科普大篷车的优势,深入城镇、乡村、社区,大力开展疫情防控健康科普宣传工作,以此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防控意识,降低了病毒感染风险。
“幸好有科普大篷车在我们这村上‘吆喝’了一天,最早我们这山上的老百姓根本不重视,干部说多少遍他们都觉得在吓唬他们。”尚武镇榆钱村支部书记索君告诉记者,自从科普大篷车到村上“跑”了一趟,把什么是冠状病毒和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知识给当地老百姓讲了和播放了相关视频后,大家的防疫意识明显有了好转,纷纷戴上了口罩。
“这个车上讲的和放的视频,我发现这不是儿戏,这一个人感染了,影响的可是全家乃至全村啊!”榆钱村8组村民杨家万说。
防控疫情,除了科学预防外,口罩的需求猛增,由此产生的大量废弃口罩也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防止二次污染?很多老百姓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就通过大篷车‘吼’起来,让大家学会科学处理使用过的口罩。”旺苍县科协主席赵元勋说。
“通知通知,所有人注意了,各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都增设有专门垃圾容器,用于收集废弃口罩,请广大市民自觉将废弃口罩放到‘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里……”最近几天,除了科普防疫知识,大篷车“吼”的最多就是这一段话了。
在旺苍县马家梁社区紫荆小区门口,居民张丽来到“废弃口罩专用”黄色垃圾桶旁,摘掉口罩,用塑料袋包裹,掀开桶盖,扔了进去。旁边背药桶的垃圾分类督导员上前,对着垃圾桶内喷雾消毒。一小时后,一辆厢式货车驶来。车上两人,身穿蓝色防护服,面戴口罩。
“我一开始直接把口罩丢了就不管了,听到外面的科普车就停在我们楼下一遍一遍地‘吼’着,所以我们现在都养成了把用过的口罩扔到‘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里。”张丽告诉记者。
“他们是废弃口罩收运员。为防止交叉感染,人员专门指定,负责马家梁社区,不再换班。”废弃口罩回收负责人万国强介绍说,“县城区共设24个公共区域废弃口罩回收点,各乡镇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每天按时收集,就近送到乡镇卫生院,全县废弃口罩收集后,由专门医疗机构按时转运至广元。”
“这个工作并不简单,光靠我们说是不得行的,还是要靠大篷车反复给大家宣传。”万国强告诉记者,1月28日以来,全县共收集废弃口罩23公斤,灭菌消杀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箱(站)、收集仓共230余个,每天灭菌消杀县城区公共广场、片区垃圾压缩站等公共场所近17万平方米。
“我们的宣传到了哪里,大篷车就跑到哪里!”该县科协主席赵元勋坚定地说,截至目前,旺苍县科协利用科普大篷车以广播的形式在城区内和部分乡镇巡回宣传20场次,利用LED滚动播放疫情防控科普知识50余小时,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资料8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