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支撑强基础。投资1400余万元完成全国林业信息化试点项目“智慧唐家河”建设,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运用红外相机、摄像头、瞭望塔、无人机监测等覆盖动物活动重点区域和所有道路结点,实现全天候智能化监测;将区内动植物资源、野生动物活动情况以及人员进出等监测数据,应用于管理区巡护、办公管理、访客服务等多个领域,同时达到对反偷猎行为监控和自然灾害预警等目的,为保护区内的安全防护提供全方位保障。(2)科研引领提质效。创新探索“科学到家”合作模式,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院所长期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吸纳多位专家长期进驻保护区开展大熊猫DNA建档、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等多项科研工作。截至目前,形成科研成果5项,编撰完成科研书籍1本。(3)科普带动释潜力。依托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成立唐家河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推广协会,根据科研成果设计开发自然教育课程25个,编制自然教育教材3套,打造扭角羚体验馆等7个主题教育馆和紫荆花谷熊猫佳佳步道等9条主题解说步游道。建立自然环境教育志愿者服务与推广平台,面向全国招募乡村民俗文化、保护事业人士100余人以及具备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业务的机构、公益组织等组成的非盈利性公益组织,积极引导公众关注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截至目前,共开展20批780余人次志愿者自然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