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文旅厅统一部署下,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优质服务,全市旅游市场持续繁荣,全面实现“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目标。
一、假日文旅市场总体情况
清明假日,各地迎来“补偿式返乡”“补偿式出游”高峰。据统计,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1.8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72.45万元。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共开展线下活动43场次、线上活动35场次,接待服务群众6923人次。截至目前,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旅游质量投诉和安全责任事故。
二、假日文旅工作组织情况
(一)高度重视,提前部署。节前,组织召开清明假日文旅市场专题工作会,传达了省文旅厅《关于做好2021清明节和劳动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21年清明节劳动节假日六项重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和2021年清明节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对假日值班值守、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市场监管、质量提升、产品供给等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逐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优化服务,强化保障。我市利用广元市智慧旅游应急管理平台、智游天府平台推行分时预约服务,既为游客提供便捷的线上预约、订票、攻略服务,又实现客流高效管理。节前,市、县(区)文旅主管部门、A级旅游景区、文化场馆均制定了假日值班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按要求做好假日应急应对、市场秩序监管、咨询投诉服务、安全保障和信息报送等工作。
(三)分片督导,强化检查。市、县(区)建立了清明假日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分片联系督导机制,节前对4A级及以上景区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假日期间,市、县(区)文旅主管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常态开展市场检查,共出动执法队员206人次,对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网吧等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星级饭店等涉旅企业的值班值守、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规范经营等情况开展检查71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
三、假日文旅市场特点
(一)“赏花+踏青”乡村游受热捧。今年春季,全市推出青川唐家河紫荆花、昭化柏林沟樱花踏青赏花和旺苍木门景区、青川仙雾茶海春茶采摘等自驾线路产品30余个,清明假日期间,市、县(区)文旅部门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公众号等推送“苍溪@你,清明小长假来这些地方玩儿啊”“春日小长假哪里high,利州等你来”等宣传推文50余条,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乡村游产品指引,有效预热假日文旅市场。观花、采摘、滑草、放风筝、泡温泉、住民宿、吃农家菜、品购春茶等成为清明最受热捧的旅游方式,各县区乡村旅游景点游人如织,农家乐生意火爆。
(二)“祭扫+出行”自驾游占主流。清明期间,短线自驾游成为游客出行主要方式。部分市民选择结伴自驾到青川东河口、苍溪红军渡等红色旅游景点缅怀祭祀,或到近郊乡村旅游点踏青郊游。青川东河口、苍溪红军渡、旺苍木门景区红色旅游线,剑门蜀道剑门关、昭化古城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线,唐家河、米仓山大峡谷生态旅游线等适合全家出游的旅游产品备受自驾游客青睐。据统计,全市各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自驾游客占90%以上。
(三)“景区+演艺”体验游带动强。蜀道沿线精品景区作为“广元旅游增长极”的引擎拉动效益持续提升。假日期间,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区、昭化古城等景区停车场“一位难求”,陕西、甘肃、浙江、重庆、南充、巴中、成都、绵阳、雅安、泸州等地牌照的车辆随处可见。昭化古城景区的马战、乐楼表演和沉浸式实景互动院落剧《葭萌春秋》次第登场,再现了古城“白日万人拱手,夜晚千盏明灯”的盛景。“剑门长歌”崖壁灯光秀升级版亮相迎客,开启了我市“白+黑”文旅双重体验新模式。4月2日至4日,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区南门外游客排成长龙,等待一睹“剑门长歌”芳华,南门商业街、剑门关古镇灯火辉煌,餐饮、住宿爆满。精品景区“以点带线”,辐射联动了蜀道沿线景区、乡镇、村落,南至拦马墙、觉苑寺,北至明月峡、龙门阁,剑门蜀道线路热点不断南北拓展延伸,市场热度较以往增长明显。

(四)“保障+服务”安全文明游成常态。假日期间,各县(区)和部分景区推出旅游官方小程序,游客通过扫码了解旅游热门景点、订购票、购物、美食、住宿、交通等信息,实现“一部手机游广元”。市、县(区)还通过广播、微信、微博、LED显示屏、标语等发布安全出游、文明祭祀、道路交通、天气情况等温馨提示信息,各大景区旅游志愿者和文明劝导员及时为游客提供咨询、引流、医疗救助服务。鲜花祭祀、云端祭扫、“人走垃圾走”成为清明假期一道亮丽的风景,游客在文明中享受春日美景,假日生活品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