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业务知识库 » 详情
气象预报有时为什么不准?

问:气象预报有时为什么不准?

答:现代天气预报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在近百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人们的广泛信赖。然而,作为预测科学,天气预报受制于科学认识和技术手段等因素,不可能做到100%准确,预报的准确率也与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一定距离。虽然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但天气预报员秉承“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过”的理念,尽力做好每一次天气预报,不断努力触碰可预报性的“天花板”。

       现代天气预报难点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对大气自身活动的随机性难以准确把握:大气科学界普遍认同,内在随机性使得人们对于未来大气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做到精雕细刻。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气象预测的结果,往往是一系列预测结果的“集合”。然而,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存在风险,“发生概率最大”并不意味着“一定发生”。而人们对大气运动“小概率事件”的不同理解,可能导致预报结论出现较明显的差异。如今,天气预报技术已由单一的天气经验预报转变为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应用的现代技术。数值预报的出现,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对抗”大气运动随机性的“武器”。数值预报虽然得出的也是一个“概率”,但由于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更全面,数据运算更客观,避免了主观干扰,因而对各种“可能性”的指向更为明晰,其应用与发展也带动了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升。2.复杂地形地貌导致天气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除去大气运动自身的随机性,地形地貌等干扰因素也导致了天气现象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正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地、湖泊、沙漠、林地甚至城市,不同的下垫面往往会对不同的天气“推波助澜”。而复杂的地形地貌地区往往是观测困难的地区,缺少气象资料,导致数值预报模式中很难准确量化地形地貌对大气活动的影响。3.预报各环节不确定性及能力局限影响准确率: 此外,受现有科学认识水平、预报技术及监测手段等制约,在对某些天气现象或某类气象要素的预报方面,能力尚难以满足准确预报的需求。“天气预报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其会受到客观以及主观因素影响。每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每一次预报结果不可能都与实际一致。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需要艰苦而持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