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发展方式值得报道。”3月25日下午,在返回驻地的汽车上,俄罗斯《龙报》总编辑商永表示,有机会他一定会再来广元。
3月23日至25日,由省外事侨务办、中国新闻社共同组织的“2018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美丽四川广元行”活动举行。来自俄罗斯、美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的25家华文媒体负责人、编辑、记者,先后走进剑阁县、青川县、旺苍县以及利州区等地,探访名胜古迹,走访现代农业园区。
蜀道“难”变成了蜀道“通”
“此刻我深切体会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3月23日上午,采访团第一站到达剑阁。俄罗斯《龙报》总编辑商永一边气喘吁吁地行走在剑门关景区内,一边发出感叹,“在剑门关关口远眺险要的地势,可以想象古人建立此要塞之艰难。”当天,他们一行30多人乘坐动车从成都来到广元,全程不到两小时。对此,他表示,伴随着西城高铁的开通,蜀道“难”已变成了蜀道“通”。
在这千年古蜀道上,三国文化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段。“广元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面向日本民众进行推广一定会受到欢迎。”日本《留学生新闻》副总编辑龙丽华介绍,三国文化在日本很受欢迎,“桃园三结义”等故事对日本人民产生了很大影响。
“蜀道文化,包括三国文化,都体现了蜀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在雄伟的剑门关下,市旅发委主任张骏向采访团介绍,广元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元素对于游客来说都极具吸引力。兰渝铁路、西成高铁、高速公路的建设开通让广元的交通不再闭塞,更加便捷,“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朝天堑变通途,千里蜀道一日还。”
新青川建设体现“中国速度”
24日,采访团走进青川县,深切感受“汶川地震”重灾区十年后的发展巨变。在距离青川县城4公里的“初心谷”,当地返乡创业者李正军打造的“山谷原舍”精品民宿获得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的好评。
初心谷依托现有生态景观和村落布局,结合民俗文化元素,投资180万元完成192户民居风貌改造提升。同时,围绕生态康养旅游,耗资1000余万元,实现了特色民宿与绿水青山的完美融合,带动51户农户发展精品民宿旅游,促进全村人均收入增加5200余元。
青川的特色农业发展也吸引了采访团一行的关注。近年来,青川县农特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远销海内外。爱尔兰《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表示,村村都开通了电商平台推广特色农产品,使“卖得出”变成“卖得俏”,这是一种全民致富的新理念,这种模式让他倍感惊喜。
体验农家餐饮,看有机农业产业发展,了解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的青川拥有平整的道路、广阔的农田、整齐的房屋
……
美国《中美邮报》发行人冯咪咪不禁发出感叹,“能够在灾后废墟上重建出这么美丽清新的一座城市,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速度,青川人民真的很了不起。”
讲好广元故事点赞广元变化
每斤售价上万元,旺苍县的米仓山黄茶成为当地茶农脱贫致富的法宝,因此被称为“黄金茶”。这种茶叶为何如此珍贵?生长环境与普通茶叶有何不同?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25日清晨,采访团一行来到木门镇黄茶种植示范基地。
进茶园采茶,看车间制茶工艺,欣赏茶艺表演,品尝明前新茶……加拿大红枫林传媒集团董事长谷剑云在采访中显得颇为兴奋,且格外认真。“我原本就是广元人,30多年前因求学和工作去了海外。”她向记者透露,这是她继去年后第二次来广元采访,目的就是尽力为家乡做一名“宣传员”,让更多的海外人士到家乡作客,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一份力。她感慨,“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我为家乡有这样优质的茶而骄傲。”
在利州区,采访团先后走访了龙潭乡和平村现代农业园区,皇泽寺、千佛崖及天曌山等景区,绿色新蜀道上的广元新变化给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千年蜀道上回响的不再是哒哒的马蹄声,再也不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反而给人以山水美、实业兴的无限遐想。”毛里求斯《华声报》社长杨茸在接受采访时连说了好几个想不到。她伸出右手大拇指为广元点赞,表示一定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带回去,讲好正在奋力崛起的广元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03-2025 www.cngy.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0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002号 蜀ICP备090040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