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体育强市建设 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1345”发展战略和四川体育“123456”发展战略,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体育,以体育强国和体育强省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青少年(竞技)体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体育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那么,广元在推进体育强市建设,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又有哪些举措?就此,今天我们对市体育局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专访。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广元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市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庆华。李书记欢迎您!首先请您给咱们在线网友们打个招呼。
【李庆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市民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今天的节目同大家在线交流,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体育工作的关心支持!
【主持人】近年来,我市聚焦体育强市建设这个目标,全面推动群众体育、青少年(竞技)体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发展红利惠及人民群众。请问李书记,我们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李庆华】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主要有3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二〇三五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并印发了《体育强国纲要》,对体育强国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安排,为较长时期的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实践路径,体育要建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二是体育强省建设任务的迫切需要。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作为新时代治蜀兴川的一件大事来抓,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体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2024年初,省委王晓晖书记主持召开了省委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座谈会,对省直机关、市(州)党委政府提出了工作要求。4月底,杨兴平副省长又召开推进会议再部署,我市和省上提出的相关要求还有差距。三是大力实施“1345”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体育部门突出“大蜀道”品牌,策划举办大蜀道山地越野赛、女儿节凤舟赛等赛事活动,每年带动综合性收入8亿元以上,聚焦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川陕甘渝体育赛事、人才技术交流、平台搭建等方面战略合作,通过历史文化、特色美食、旅游资源推介等方式,大力提升广元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推动体育强市建设,将进一步助力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大蜀道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
【主持人】请问李书记,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有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呢?
【李庆华】我们根据体育强国、体育强省以及健康四川、健康广元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了短期和长期需要达到的目标。第一阶段是到2026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要达到3.5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和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分别达到40.5%、92.8%。青少年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全面提升,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基本建成,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5亿元。第二阶段是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居全省前列,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亿元。人民群众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主持人】刚刚听了李书记的介绍,这些目标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息息相关。健康之于个人,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全民健身作为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请问李书记,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方面,有哪些举措呢?
【李庆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体育工作的根本目的。一是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设施。十四五以来,我们争取中省资金2.2亿元,提档升级广元澳源体育中心、南河全民健身中心、旺苍文体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新建旺苍县东河体育公园、剑阁县开封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200余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达到78%,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3平方米,居全省第四。二是举办更加亲民、惠民的群众活动。成功举办全国柔力球锦标赛、省第二届智力运动会、女儿节国际凤舟赛、市直机关运动会等重要赛事,开展了青川坝坝篮球、旺苍红色足球等“村超”“村BA”等“沾土气、接地气、冒热气”的体育赛事活动,每年举办各级各类活动达到500场次以上,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和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居全省前三。三是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健身服务。把20个大中小型体育场馆纳入国家和省开放补助,每年服务群众290万人次以上,依托体育场馆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2.5万人次以上。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普及推广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健身气功、太极拳以及桥牌、围棋等健身项目,群众参与健身、科学健身的氛围日益浓厚。
【主持人】李书记,您刚刚给我们介绍了推进全民健身的一些举措和取得的成绩,那儿童青少年作为全民健身的重点人群和重要生力军,在增强儿童青少年体魄,促进体质健康方面,我市为他们创造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呢?
【李庆华】锻造青少年强健体魄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家庭、学校、社会协同配合。一是开展竞赛优化行动。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和分学段、分等级、跨区域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机制,通过推广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竞赛模式,推动青少年(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常态化、系统化开展。完善“家校社”“竞趣教”结合、“幼小初高”全覆盖的儿童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网络。打造了广元特色的“剑门关杯”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品牌,不断提高我市青少年体育赛事竞争力和影响力。二是开展体质健康行动。加大体育项目技能培训,积极推广田径、“三大球”“三小球”、游泳、体操、冰雪运动等项目,使广大青少年普遍掌握1—2项体育技能。广泛开展以“奔跑吧·少年”为主题的儿童青少年体育比赛、技能训练营、体育节、冬夏令营、体育嘉年华、幼儿体育大会等活动,让青少年在赛事活动中享受乐趣、培养团队精神、磨砺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三是开展监管护苗行动。制定完善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的行业规范与标准,把好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准入关口,常态化开展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服务监管和业务指导,持续引导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为青少年参与校外体育培训营造可靠、安全的环境。四是开展人才培育行动。以创建国家、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抓手,优化竞训体育场地设施布局和功能,夯实运动员训练基础。深入实施“新人计划”“选星计划”,加大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创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6个,向国家队、省队输送运动员150余人次,广元籍运动员宋春晓获得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赛艇项目男子四人单桨冠军,冯楚轩获得2024—2025赛季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另外王佳丽、姜清玥、刘峻昊等运动员也多次在全国赛上夺得其他项目冠军。
【主持人】李书记,您刚刚提到了短道速滑,这也是冰雪运动的一项,今年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的时候,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对冰雪经济、体育产业也作了专门的回应。请问李书记,我市在促进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李庆华】体育既是幸福事业,也是朝阳产业,我们以体育消费试点市建设为抓手,先试先行,不断推动广元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加大文旅体康融合力度。积极融入大蜀道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度假胜地建设,落实相关任务要求,打造以“大蜀道”为主线的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带、以嘉陵江+白龙江+栖凤湖为主线的水上休闲运动产业带、以天曌山和米仓山为主线的航空运动产业带,以利州区为主的电竞产业带。广泛推广冰雪运动,依托曾家山滑雪场、月坝滑雪场等持续开展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充分融合轮滑与冰雪运动技术共性,积极发展轮滑运动,推动“轮转冰、冰促轮”,扩大轮滑和冰雪运动儿童青少年的普及率,让“冷资源”变成“热产业”。二是加大赛事促消费力度。以“大蜀道”体育品牌打造为抓手,全力办好“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全国女篮锦标赛、全国柔力球锦标赛、女儿节凤舟赛、广元半程马拉松、大蜀道山地越野赛、青川“三人坝坝”篮球联赛等赛事活动。2024年,仅在四川省第六届全民健身冰雪季、女儿节暨欢乐文化周活动期间,带动消费0.5亿元,带来1.5亿元的直接经济影响,对“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拉动效应达到4亿元,全年体育综合消费达10亿元,体育促消费工作获得省政府杨兴平副省长的肯定性批示。三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用好用活“四川体育贷”等政策红利,积极帮助体育企业争取国家、省级资金、项目支持。全市入库入统体育企业699家,从业人员6500余人,培育体育制造业规上企业1家,体育服务业规上企业17家。四是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成立“川陕甘毗邻地区体育联盟”,加强与陕西、甘肃、重庆等地对外交流合作,举办川陕甘渝体育舞蹈公开赛、“川陕甘渝”电子体育大赛、第三届川渝桥牌对抗赛、川陕甘渝乒乓球公开赛等系列赛事。川陕甘渝地区体育部门联动更加频繁,体育赛事活动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主持人】请问李书记,推进体育强市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呢?
【李庆华】下步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聚焦城市能级提升,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通过争取中省资金建设一批、市级补充建设一批、县(区)提升改建一批、社会力量新建一批相结合的方式,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到2026年,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完成“3+6”体育公园建设目标,建成一批口袋体育公园。发挥社会体育组织作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体系,广泛开展“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打造女儿节凤舟赛、“川陕甘渝”电子体育大赛、苍溪太极拳、旺苍红色足球、剑阁蜀道山地徒步走(跑)、青川“三人坝坝”篮球、利州健身秧歌(鼓)、昭化柔力球、朝天冰雪运动等群众体育赛事品牌。发挥中省资金引领作用,推进公共体育场馆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和智慧化、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场馆利用率,系统推进场馆设施开放服务,积极推进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深入推进体医融合,实施运动健身促进非医疗健康干预行动,每年国民体质监测人数不少于2万人。二是聚焦青少年体质健康,着力构建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格局。深化体教融合,优先发展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健全青少年(竞技)体育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扩大青少年体育人口基数。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有条件的学校布点省运会备战项目,巩固举重、赛艇、皮划艇等优势项目,提升田径、游泳、跳水、体操、摔跤、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及“三大球”等竞技水平。大力创建省级以上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共建优秀运动队,加快新型体校建设。持续实施“青少年健康促进”行动,打造“奔跑吧·少年”“剑门关杯”青少年(学生)系列品牌赛事活动,完善市级引领、县(区)选拔、学校普及和“幼小初高”全覆盖赛事活动体系,同步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社会化改革。夯实“三大球”振兴基础,持续举办“三大球”城市联赛,加强“三大球”特色学校、协会、青训网点建设,推进“三大球”特色幼儿园建设。三是聚焦产业集聚提速,加快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经营主体,推动本土体育企业融入四川省体育产业联合会,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来广投资,争取补助资金支持体育企业发展。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依托山水、旅游、气候等资源禀赋条件,主动融入国家户外运动“三纵四横”和四川省体育产业“一核一轴四带五区”空间布局,积极争创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创新建设四川省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深入开展体育惠民消费行动,办好体育消费季活动。大力发展电子竞技、虚拟场景体育健身等新型消费。进一步拓展优化体育彩票销售渠道,扩大客户群体规模,提升客户购彩体验,推进体育彩票健康发展。四是聚焦重要赛会节庆,持续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结合四川省冰雪和温泉节、广元女儿节等节会活动,高质量办好全国女篮锦标赛、四川省“三大球”城市联赛、女儿节凤舟赛、城市半程马拉松赛、大蜀道山地越野赛等赛事活动,扩大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五是聚焦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加强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与川陕甘渝毗邻地区体育工作战略合作,搭建招商引资、城市营销、经济发展等交流平台,推介各地历史文化、特色美食、旅游资源,扩大对外宣传,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为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体育力量。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书记和我们一起交流了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相关工作,相信很多网友听了之后对体育工作有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节目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李书记还有什么要对咱们在线网友们说的吗?
【李庆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广大网友能积极地参与到全民健身和体育事业中来。谢谢主持人,感谢广大网友和市民朋友对广元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愿大家身心健康!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李书记做客我们演播室,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朋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