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人民政府
坚持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主题:坚持生命至上,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工作
嘉宾: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兼)蔡伟
时间:2025-07-15
简介
广元地处四川北部边缘,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境内河流纵横,以嘉陵江为主干,白龙江、清江河、东河、南河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08条,水量丰富,流速急、落差大。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800~1100毫米。境内有江油雁门—青川金子山龙门山暴雨区、旺苍县米仓山暴雨区两处暴雨集中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决定了我市旱洪交错、多灾并发,灾害区域性、多元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特点尤为明显,全市防汛抗旱工作面临“抗旱与防洪并重”“防大江与防小河兼顾”的多重压力。
文字实录

近几年,受极端气候常态化影响,我市冬干春旱、伏旱时有发生,汛期降雨过程偏多,局地、分散性强降水多,部分站点雨强极大。我防汛抗旱工作经受了严峻考验。市水利局立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决策部署,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科学组织防汛工作,这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依法有序做好灾害突发事件防范处置的必然要求,更为统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广元地处四川北部边缘,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境内河流纵横,以嘉陵江为主干,白龙江、清江河、东河、南河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08条,水量丰富,流速急、落差大。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800~1100毫米。境内有江油雁门—青川金子山龙门山暴雨区、旺苍县米仓山暴雨区两处暴雨集中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决定了我市旱洪交错、多灾并发,灾害区域性、多元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特点尤为明显,全市防汛抗旱工作面临“抗旱与防洪并重”“防江河与防山洪兼顾”的多重压力。

那么,广元在推进防汛减灾,确保我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又有哪些举措?就此,今天我们对市水利局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专访。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广元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市水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蔡伟。蔡总欢迎您!首先请您给咱们在线网友们打个招呼。

【蔡伟】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市民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今天的节目同大家在线交流,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防汛减灾工作的关心支持!

【主持人】你好蔡总,请问今年广元防汛形势是怎么样的?

蔡伟预计我市今年汛期(5-9月)气候总体偏差,降水偏多且集中在主汛期,气温偏高,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具体为:全市平均降水量预计达830~108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20%,平均气温22℃~24.5℃,较常年同期偏高0.5℃左右。预计主汛期(6-8月),全市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有3~5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阶段性强降雨明显。

但自5月1日进入汛期以来,全市累计降水仅44.3毫米,整体较常年同期偏少56%,出现了春夏连旱,且6月总降水量仍然偏少,这说明旱涝急转可能性较大,7、8月有可能出现连续强降雨时段,且不排除9、10月出现秋汛的可能。

【主持人】刚刚从蔡总的分析来看,我市后期的防汛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那么请问蔡总,我市在防汛减灾工作中的重点是什么?

【蔡伟】我市境内以嘉陵江为主干,白龙江、清江河、东河、南河等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108条,山洪沟数量多达987条,山洪灾害危险区1032个,因此有“防江河与防山洪兼顾”的特点,故防江河洪水和山洪灾害防治是防汛减灾工作的两大重点。

【主持人】好的,那么该如何应对今年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呢?

【蔡伟】一是提早谋划部署。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市防指提前谋划,积极开展会商研判。结合我市防汛工作实际,印发了《广元市2025年防汛抗旱重点工作》,对全年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毗邻区域防汛减灾联防联控机制,积极对接陕西汉中、甘肃陇南两市水利部门,开展嘉陵江上游汛期联防联控工作。三是完善应急预案管理。对全市860座水库、水电站进行全面梳理,建立全市水库水电站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管理信息台账,及时掌握涉河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及防洪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为安全度汛做好准备。四是强化山洪灾害防御。督促各县(区)组织完善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信息和“三个责任人”名单,全覆盖修订“两张图”预案,健全“十个一”群测群防体系,提升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有序推进山洪灾害危险区避险搬迁工作,2024年完成山洪避险搬迁安置21户,2025年避险搬迁安置(31户)工作正持续推进中。五是加大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山洪沟治理项目、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全市水旱灾害防御风险底数,增强应对能力。全面完成全市19条山洪沟治理及1条中小河流治理,国债水利资金总投资超2亿元。六是强化应急救援准备。严格按照“数量充足、品种齐全、分布合理、调运科学、储备安全”要求,市、县、乡三级150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共储备救灾物资7万余件,专业和半专业抢险救援队伍259支1.1万人,落实抢险救援装备4万件(台、套)。七是持续开展宣传教育。依托“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等关键节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有奖问答、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广泛宣传防汛减灾知识八是增强预警预报能力。按照《广元市防汛会商调度实施办法》,强化防汛、气象、水文等部门联动共享,完善预警管理制度,优化预警信息发布体系,逐级督促落实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加快推进我市青川、剑阁、利州、昭化、朝天水利测雨雷达前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九是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按照《广元市常态化开展安全防范综合督查工作方案》,将防汛抗旱工作纳入常态化督查工作要点,成立8个督查工作组分片督查县(区),对全市787座水库、73座水电站、4.4万口山坪塘、1032个山洪灾害危险区、789个地质灾害点等重要点位、部位开展督查检查。今年以来,全市共投入排查队伍493支1689人,排查防汛重点部位单位7459处,累计发现问题隐患174个,完成整改143个,正在整改31个。

【主持人】好的,刚刚蔡总给我们从9个方面讲了如何应对今年汛期复杂严峻的趋势。刚刚我听到蔡总您讲到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以前倒是经常听到看到,但不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机制,我相信大部分观众朋友也是一头雾水,那么蔡总能否给大家详细讲讲什么是“30123”叫应机制吗?

【蔡伟】好的,山洪灾害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作为一种预警预报机制,是指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各接收单位30分钟内作出回应,村级(基层责任人)每1小时、乡镇每2小时、县级每3小时报告预警响应落实情况,直至受威胁群众转移完毕,同时限时未“回应”的立即启动紧急核查机制,确保工作信息不仅“发得出、送得到”,还能“叫得应”,有效保障基层责任人履职尽责,整个过程按照信息发布、接收回应、预警响应、措施反馈四个步骤形成预警管理闭环。

为确保执行刚性转移不落一人要求,2022年我局创新建立了山洪灾害预警信息“30123”喊醒叫应机制。该机制得到了水利部李国英部长的高度肯定,列为全省山洪灾害防御三大机制,纳入《四川省山洪灾害防御指导意见》和《四川省水旱灾害防御预报管理办法》,成为全省山洪灾害防御的教科书。

【主持人】哦,是这样啊,感谢蔡总的解释,想不到我市创新建立的机制被全省推广应用了,那么我想问下蔡总,“30123”叫应机制在我市的防汛、防山洪灾害工作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蔡伟】自2022年7月建立该机制以来,我市已累计启动运行70余次、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50万余条、喊醒叫应基层责任人6万余人次、转移山洪灾害危险区受威胁群众10万余人次,成功应对39轮强降雨过程,无人员伤亡,实现连续八年因洪涝灾害人员零伤亡目标。

2024年7月17日,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西河剑阁开封镇河段水位暴涨发生山洪灾害,导致场镇304处水利设施、道路、漫水桥、房屋等受损,多处农作物被淹。剑阁县和开封镇严格落实山洪灾害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加强监测巡查,及时、果断组织文庙社区等8个山洪灾害危险区受威胁群众331884提前转移避险,无人员伤亡失踪。

2024724日夜间,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姚渡镇汉道河河水暴涨,爆发山洪,近3000米安全饮水管线、2000米堤防、53000余米道路被冲毁、3口水池被冲毁,近30间民房进水。青川县和姚渡镇严格落实山洪灾害预警信息“30123”叫应机制,加强监测巡查,及时、果断组织张家湾、桃湾里2个山洪灾害危险区受威胁群众46166人转移,无人员伤亡失踪。

【主持人】可以看到,30123”叫应机制是地处盆周山区的我市多年实践经验的探索总结,该机制的建立,使得我市山洪灾害防御应对工作更加周密细致、有条不紊。那么蔡总能否给观众们讲解一下,群众如何在汛期应对洪水或者山洪突发呢?

【蔡伟】好的,进入汛期后,大家要牢记“一看一听一避让”三项原则,一看:留意查看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情况;一听:认真听从政府部门的劝导和组织;一避让:合理制定出行路线,主动避让山洪灾害高风险区。要用好“三察三不三立即”三样法宝,三察:观察降雨情况、观察水位变化、观察异常情况。三不:洪水或山洪来临时不贪恋财物、不野游耍水、不涉水过河。三立即:立即远离山谷、低洼地区,离开河道、危岩等潜在危险区域;立即向山脊或地势较高的开阔平地转移;立即就近上楼、爬树、躲避到楼顶高地等相对安全区域。

【主持人】好的,感谢蔡总,当前,科技已成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核心引擎,那么请问蔡总,我市在防汛和防山洪灾害科技赋能手段与其它措施如何有机结合?

【蔡伟】有的,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自动雨量监测站432个、简易雨量站473个、自动水位监测站57个、自动水位雨量监测站41个、视频监测站170个、水文站19座、无线预警广播183套,建立了山洪灾害防治“四预”平台、水情监测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等,实现了雨水情实时在线监测和实时预警。

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偶然性大,影响因素多,防治难度高,采用工程治理方法,短期内难以见效,因此目前防御山洪灾害主要采取的是群测群防体系,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按照“十个一”建设群测群防体系,即建立1套责任制体系;编制1个防御预案;至少安装1个简易雨量报警器;配置1套预警设备;制作1个宣传栏;每年组织1次培训;开展1次演练;每个危险区相应确定1处临时避险点;设置1组警示牌。群众在防灾避险工作中自主观测、自发预警、自觉转移。

【主持人】嗯,好的,在此我想替观众朋友们提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广大市民朋友可以怎样参与到防汛、防山洪工作中去,贡献一点微薄之力呢?

【蔡伟】好的,主持人!您替观众朋友们问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关键!群众的力量是我们做好防汛、防山洪工作的坚实基础。根据我局最新出台的《广元市山洪灾害隐患报告奖励暂行办法》,群众可以通过以下具体且有效的方式参与进来,贡献至关重要的力量。

当好“隐患侦察兵”,及时报告风险点。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参与方式。用什么报?我们大力推荐使用“广元安全隐患随手拍”微信小程序,操作简单方便,拿起手机拍一拍、填一填就能完成报告。报什么?大家平时走路、开车、游玩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环境,特别是沟道、桥洞、堰坝附近有没有堆积的大木头、大石头、垃圾或者很多泥土沙石,这些东西下大雨时容易堵住水流,非常危险。河里有没有堆放的建筑材料(比如沙子、砖头)、生活垃圾或者其他障碍物,这些东西会阻挡洪水。河堤、水库、塘堰的坡体有没有开裂、塌陷的地方、坝体有没有渗水或者滑坡的迹象。在哪报?只要是威胁到我们广元市范围内有人居住或活动的地方,比如:村镇、学校、医院、小区、工地、公路铁路边、旅游景点、网红打卡点等区域,发现上述隐患都可以报告。紧急情况怎么办?如果发现的隐患看起来非常危险,感觉随时可能出事(比如堆积物快堵死了,或者堤坝裂缝很大),千万别只在小程序上报,请立即拨打当地政府、水利局或者应急管理局的电话进行紧急报告,时间就是生命。

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能及时处理、反馈(以及发放奖励),报告时原则上需要提供您的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奖励激励:大家报告的隐患经过核实后,根据隐患的危险程度,市应急管理局会按照文件规定的标准给予现金奖励(从15元到最高3万元不等)。如果因为您的及时报告,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还会有额外的成功避险奖励!这既是对大家贡献的认可,也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心意。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蔡总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了我市防汛减灾和山洪灾害防治方面的工作,相信很多网友听了之后对相关工作有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节目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最后蔡总还有什么要对咱们在线网友们说的吗?

【蔡伟】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建立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谢谢主持人,感谢广大网友和市民朋友对广元防汛减灾和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关心和支持,祝愿大家身心健康!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蔡总做客我们演播室,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对我们“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朋友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